青骐骥电解槽运行数据行业领先
本报讯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理事单位苏州青骐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紧密合作,共同研发制造的1300标方电解槽,近日成功投运于华能集团张掖绿电制氢示范项目,并顺利通过国际及国内权威检测机构的现场认证,在河西走廊的戈壁滩上书写了中国绿氢大型电解槽工业化的新里程碑。
安全为本,效能制胜。华能集团张掖绿电制氢示范项目的运行数据,为行业树立了工业化安全运行新标杆。当电解槽在最低15%运行负荷时,氧中氢含量仅为1.04%,打破了业界对低负荷运行安全性的传统认知。更值得瞩目的是在快速响应性能方面,电解槽同样表现优异,能够以2.0%、5.0%、7.5%、10.0%的电流调节速率稳定运行,适应不同动态响应条件。
10.0%电流调节速率的动态响应能力——这项商业化项目中的最优纪录,让绿氢生产真正具备了匹配风光发电波动性的工业级调节能力。在玉门戈壁的实战考验中,电解槽持续稳定运行超3500小时,叠加在2500A/m电流密度下单方氢气能耗低至3.92KWh和低于0.1%/1000h的衰减率,构成工业化连续运行的综合性能金标准,是目前公开报道的连续运行的工业化项目中综合指标最优数据,处于行业绝对领先,充分验证了青骐骥电解槽在安全性、制氢能耗、运行稳定性、快速响应能力及长周期运行等方面的卓越表现。
轻装简行,智造典范。青骐骥团队以“轻量化、减量化”的工业设计理念,打造出长4.6米、重40吨的电解槽。较市场上1000标方电解槽,青骐骥在材料用量缩减20%的基础上实现30%产能跃升,这组看似矛盾的工程数据背后,是自主研发的催化剂及复合镀镍双极板与创新结构设计的完美融合。通过精准的电流路径优化,大幅降低旁路电流损失,实现了高效率与高稳定性,综合性能刷新行业峰值。
数据筑基,创新不止。不同于实验室的理想环境,青骐骥的技术突破始终根植于工业化场景。众多绿氢商业化项目的实跑运行数据,构建起青骐骥自己的绿氢设备工业运行数据库。这些来自西北风电场、戈壁光伏阵的真实数据,正在反哺青骐骥的核心技术迭代——从催化剂活性层的重构,到电解槽流道设计的流体力学优化,每个技术细节都经过工业化验证的淬炼。
站在2024年的技术高地上,青骐骥研发团队已锁定2025技术路线图。青骐骥将在保持工业级可靠性的前提下,向着更优异的电解槽系统性能发起冲击,通过材料创新与工艺革新双轮驱动,实现电解槽综合性能的再突破。(陈学谦)
- 2025-02-26
- 2025-02-26
- 2025-02-26
- 2025-02-26
- 202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