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氢”力出海 加快海外市场布局
□ 康耕甫
今年以来,随着国内电解槽企业相继披露氢能业务出海计划,国内氢能产业出海进程不断加速。近日,天合集团宣布与西班牙Arbro集团、韦尔瓦市政府正式达成160兆瓦绿氢项目战略合作,并提供完善的装备和光储氢解决方案,该项目有望成为国内企业第一个在欧洲完成落地的氢能项目。
天合集团于2021年布局氢能业务并同时成立天合元氢,以研发和生产制氢装备为主要业务范围。其推出的“天擎”系列碱性电解槽,具备安全可靠、高效输出、超低能耗等特点,低负荷工况下的优异表现可充分适配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波动性和间歇性。依托天合集团的全球化布局,天合元氢可以更快速地实现海外项目的拓展和落地。
出海加速我国碱性电解槽产品切入欧洲
2023年被称为中国绿氢产业发展元年,将目光锁定制氢装备制造的企业在中国已经超过200家,绿氢上游在国内市场已经形成全面竞争的局面。步入2024年,国内氢能业务出海的进程不断加速,国内厂商如派瑞、三一、隆基、双良等纷纷签约海外项目,而作为自投项目,天合尚属首个。
据了解,天合集团将为本次在西班牙韦尔瓦市的绿氢项目提供完善的装备和光储氢解决方案,制氢装备主要为符合欧洲国家标准的碱性电解水槽,这是国内第一个真正切入欧洲市场的电解槽厂商。
据天合元氢总裁段顺伟介绍,天合元氢制氢设备有三方面特点,一是采用一体化排污回收设计,全生命周期绿色无污染,实现设备运行过程中的零排放;二是兼具高效输出和超低能耗,电流密度较同等级设备提高50%~75%,直流电耗较传统电解槽降低10%~15%;三是产品的适应性和寿命强,30%~110%宽负荷范围适应可再生能源波动特性,加以严格的标准化生产过程管理策略,产品质量使用寿命可达20年。天合元氢认为,现阶段国产电解槽最应该关注的是产品的安全性能,如何保证设备平稳运行才是重中之重。
在已经交付的项目中,“天擎”系列的数据表现优异,不但实现了运行一年无任何故障,满载情况下电耗稳定在4.2千瓦时~4.3千瓦时/标方,还能在30%低负荷运行过程中保持氧中氢浓度不超标,且这个过程可以持续运行8小时以上。
目前,天合元氢的产品和服务体系包括橇装式制氢设备、集装箱式制氢设备、移动式制氢设备以及行业解决方案,产品线丰富,可满足大、中、小各类制氢应用场景,单体最大产氢量可拓展至3000标方/小时。
天合元氢总工程师刘万明表示,目前天合元氢已经与多个科研项目团队进行合作研发,尤其是核电央企等,这表明天合元氢电解槽的性能已经得到了对技术要求严格的科研单位的认可。
全面突破氢能海外拓展拥有全球化优势
当前,中国氢能产业已迈入技术全面突破和产能快速增长的新发展阶段。以制氢端为例,我国水电解制氢技术加速进步,产品快速迭代,电解槽产能和装机量均位居全球首位。据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预测,2024年我国电解槽出货量将突破2.5吉瓦,新增建成绿氢项目产能约20万吨,累计建成绿氢产能有望达到30万吨左右。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秘书长张宇表示,我国氢能企业正在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国内市场来看,我国氢能产业链与供应链不断完善,产品与装备技术水平不断增强,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从海外市场来看,国内氢能企业从产品、供应链、整体解决方案三个维度梯次发力,加快布局海外市场。“‘中国制造’正在成为全球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从短期来看,产品或设备厂商会先受益,从长远角度考虑,整体解决方案更具竞争力。氢能企业出海应更多考虑战略布局,从产品出海过渡到解决方案出海,具备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和完善商业模式的能力,从而整体带动相关产业链走出去,增加出海项目落地的可行性。”张宇表示。
可以看到,本次天合集团在西班牙的绿氢项目,前期就包含了设备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出海。天合元氢成立3年来,已发展为国内领先的氢能解决方案提供商。除了可以生产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的碱性制氢设备和制氢系统外,天合元氢还自主开发了自己的能量调度管理系统,即智能化运维平台,拥有完整的软件开发、数据收集、分析和反馈能力,可以通过三级平台、云平台以及智能数字化采集,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和运维效率,并实现了故障的快速响应,全面确保了运行安全。
此外,依托天合集团的全球化布局,天合元氢可以更快速地实现海外项目的拓展和落地。“天合元氢的海外市场业务与天合集团的光伏、储能等业务结合起来,提供‘光储氢’整个产业链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将能够更大限度地解决国外客户所面临的问题,开拓海外市场的进程也会大大加速。”天合元氢副总裁张秀岭表示。
- 2024-07-17
- 2024-07-17
- 2024-07-17
- 2024-07-17
- 2024-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