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电子报目录

全球氢能绿色认证标准亟需统一

——“氢能科普”专题系列之二

 

□ 李昇 姜海 余官培

 

氢能作为助力全球绿色转型,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能源载体,如何认定为“绿色”是其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如何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共识,并统一认证标准,是各国关注的焦点之一。各国现有认证标准不尽相同,以下基于氢、氨、甲醇三种主要的氢基能源展开分析,对国际上现有的认证标准进行梳理,并对中国氢基能源的绿色认证提出发展建议。

根据国际氢能委员会《HydrogenScalingUp》报告,到2050年氢能将承担全球18%的能源终端需求,其中超过95%的氢需要通过低碳方式生产。欧盟完善《可再生能源指令》中的绿色氢标准,逐步放宽对绿色氢的认证限制。日本《低碳氢认证》、德国《TUV绿氢认证》、国际绿氢组织的绿色氢标准,将下游用氢环节中产生的碳排放也加入到碳核算范畴。

我国绿氢标准亟待完善

2020年,中国发布《低碳氢、清洁氢与可再生能源氢的标准与评价》团体标准。与国际上发布的标准相比,我国绿电认证体系中尚未对生产绿氢的电力来源要求配备绿证,同时也未将碳排放计量范围拓展到下游绿氢使用环节,未来亟需加强标准建设以完善我国与国际标准的协调统一。

绿电可通过氢基能源实现储存、运输,绿电与绿色氢基能源是理想的“过程性能源”载体。如何利用可再生能源获得“绿色氢基能源”是未来能源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建立完善的氢基能源认证体系,需要对绿色氢基能源有明确定义,同时能够给予生产全生命周期中明确的温室气体量化标准。

全球绿氢标准统一势在必行

绿色氢基能源将受到市场和政策的双重推动,应用前景十分广泛。中国需要制定自己的绿色氢基能源标准。目前,各国对绿氢的术语定义并不统一,存在“可再生氢”“低碳氢”“清洁氢”“绿氢”等多种相似概念的术语,绿氨、绿甲醇标准体系更加混乱。同时,对于其生产方式是否一定涉及电解水尚有争议,如美国支持“清洁氢”的生产方式可使用带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的化石燃料、生物质、核能等非电解水制氢的方式,而日本认为“低碳氢”的生产方式应为电解水制氢。此外,各国对当量的碳排放标准尚无共识,绿色氢基能源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量二氧化碳当量阈值并不统一。

中国是目前全球唯一具有绿色氢基能源全产业链优势的国家,可通过规模化开发应用攻克技术难题,解决绿色氢基能源大规模经济性利用核心问题,制定一套统一的绿色氢基能源标准认定体系势在必行,需求十分迫切。

加快推进氢碳市场融合

未来,中国构建氢基能源认证标准体系应有明确的目标,首先需要在国家层面制定一套“绿氢(氨、醇)术语”标准,明确绿氢的定义,确定绿氢(氨、醇)生产场景,定量温室气体排放阈值。结合国内氢能产业发展,研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同时与国际标准接轨的绿色氢基能源标准,降低绿色贸易壁垒和国际监管风险。

其次,应推进绿色氢基能源全产业链绿色价值认证,建立完善绿色氢基能源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体系,以碳价值激励氢基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构建氢基能源碳足迹认证方法和标准,打造清洁低碳的生产供应链。建立各类氢基能源项目碳排放数据监测体系,推进我国氢基能源国际化合作。

再次,绿证作为电力绿色属性的标志,已经得到全球主流经济体的广泛认可,可以实现电力能源属性与绿色属性的解耦,推动绿色氢基能源与绿证的耦合发展,可助力绿色氢基能源的规模化发展和降低制备成本,加速绿色氢基能源的市场渗透率,为绿色氢基能源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作者单位: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