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电子报目录

05版
08版
07版
06版

工业能效提升打造行业发展“风向标”

□ 吴昊 张小宝

 

日前,2023年工业综合能效大会在北京市西郊宾馆召开。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秘书长智慧在会上指出,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工业节能提效工作需向能源低碳化、节能全流程系统化、管理精细化转变。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工业能效的提升已成为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工业领域发展的重要使命。据悉,此次大会主题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背景下的工业节能低碳发展之路”,旨在进一步提升工业领域综合能效碳效,推动优化能源资源配置。

推动工业综合能效提升

提升工业综合能效,已成为当前工业领域的共识。“工业综合能效提升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专项三处副处长刘嘉表示,目前,国家层面工业能效提升的行动,在如火如荼推进中,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刘嘉指出,随着新能源和数字化技术为代表的新科学、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工业节能、工业综合能效提升赋予了崭新的内涵。她强调,应该坚定战略定力,坚持战术上的灵活和科学,坚持正确的发展路径,勇立潮头、携手并进,实现科技引领产业发展。

在智慧看来,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落实工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目标、新任务、新思路,必须努力做好工业综合能效碳效工作,必须优化工业用能结构,推动终端用能电气化、低碳化,统筹用好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不同能源类别,积极构建多能高效互补的工业用能结构。

智慧指出,未来要不断培育和壮大绿色制造体系,积极创建绿色工厂,建设绿色工业园区,构建绿色供应链,推进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不断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

“要积极推动绿色数字提档升级,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为工业能效提升的赋能作用。”智慧认为,基于能源管控系统,探索实施数字化碳管理,构建状态感知、实时分析、科学决策、精确执行的能源管控体系,协同推进用能数据与碳排放数据的收集、分析和管理,加速生产方式数字化、绿色化转型。

碳排放“双控”重塑发展之路

2023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会议指出,从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要坚持先立后破,完善能耗“双控”制度,优化完善调控方式,加强碳排放“双控”基础能力建设,健全碳排放“双控”各项配套制度,为建立和实施碳排放“双控”制度积极创造条件。

碳排放“双控”,控制的是碳排放的总量和强度,实质上放开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限制化石能源消费的总量和强度,更符合能源转型的现实需求。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文胜指出,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也是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重要源头。

据高文胜介绍,我国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费量约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65%,是影响全国整体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领域。根据国际能源署分析,到2050年,工业能效提升是实现二氧化碳大规模减排的最主要途径,其贡献约为37%,是实现碳减排最重要、最经济、最直接的手段。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也是能源、消费、碳排放方面的重要领域。”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国彪指出,减排和节能是我国工业发展面临的双重压力,一定要将节能增效与技术发展有机结合,聚合力量,实现共同发展。

在工业领域中,冶金行业是减排的重点。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电力电子技术中心负责人王成胜指出,工业领域,尤其冶金领域,是耗能大户。其中,钢铁行业作为重要的经济基础,其二氧化碳排放占全国总碳排放量16%左右,未来在脱碳化、节能方面仍然任重道远。他强调,“双碳”目标下,绿色低碳成为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重中之重,行业需要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优化冶金工艺、流程,提升行业整体能效水平,重塑钢铁行业在人类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关键地位。

由于工业领域低碳转型所涉领域广泛,转型任务艰巨,推进转型更需社会各界的协同发力。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碳效专委会主任委员刘劲松认为,实现低碳发展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碳排放“双控”需要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相关各方深度合作,共同推进。

调整能源结构助力工业转型

在工业转型、减碳的进程中,调整能源结构是必经之路。因此,新能源的发展至关重要。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综合能源系统专委会主任委员康重庆表示,电力行业是碳排放的重点领域,电力系统的碳计量在时间尺度上要达到准实时级,空间尺度上要达到用户或节点级,提升计量结果的精准度。

而在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零碳智慧储能总工程师谷延辉看来,碳排放中,工业板块的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都有比较高的占比。我国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必须要对能源的供给结构进行转型。同时,降低重点企业的能耗强度。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指出,我国新能源领域大力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很多挑战,中国可再生电力装机增量、光伏出货量占全球70%,但是,由于风光资源的不稳定性,供需很难平衡,电力系统面临很大的挑战。

“光伏、电池、新能源汽车目前是我国出口的新三大经济支柱。”欧阳明高表示,今后每年都将增加1000万辆以上的新能源汽车,将带来充电的便利性以及电动汽车充电给电网带来的负荷增量,所以要考虑新能源电力与新能源动力的互动与协同。

欧阳明高认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建立广义的智慧能源系统。比如,车网互动,其以电动汽车为核心,结合能源互联网技术,变成用能、储能回馈能源终端。而且车网互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是全球新能源汽车的竞争焦点,所以要推动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的双向能量互动,为车网一体化制定长期的工作计划和战略。

欧阳明高强调,未来10年,电动汽车智慧能源有望达到万亿产业规模。其黄金组合是“分布式光伏+电池储能+车网互动+互联网+区块链”,到2030年,光伏产业将超过10亿千瓦,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进入亿辆时代,而到了2060年,风电光伏装机有望到60亿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