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电子报目录

05版
07版
06版
08版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需完善市场机制

□ 本报记者 焦红霞

 

电力体制改革已走过20多个年头。2002年4月,国务院下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同年12月29日,两大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等11家电力企业正式挂牌宣告成立,由此引出竞争机制,实现场网分开,电力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多年后,电力体制改革成果如何?在“双碳”背景下的今天,如何将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建设统一电力市场进行有机融合?

3月21日,在北京举办的以“电力市场与新型电力系统”为主题的第一届电力市场高端论坛上,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表示,实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电力市场建设稳步有序推进,多元竞争主体格局初步形成,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明显加强,电力市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电力市场总体格局初步形成,‘统一市场、协同运行’的市场总体框架基本形成,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市场交易电量和市场主体数量均创历史新高。”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电工委员会(IBC)主席、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舒印彪用一组数字诠释电力体制改革成效:过去的20年,我国居民平均电价从0.508元上涨到0.551元,仅上涨了10%,同期美国居民的平均电价上涨50%;过去的20年,我国跨省区输送电量从1000亿千瓦时增加到2.5万亿千瓦时;过去的20年是新能源快速发展的20年,光伏风电装机从不足50万千瓦增加到7.6亿千瓦,新能源利用率连续四年保持在97%以上。而在此发展过程中,电力市场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记者了解到,随着电力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经营性电力用户发用电计划全面放开。2022年,电力交易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全国市场交易电量共5.2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市场交易电量已占到全社会用电量的60%以上,同比提高了15.4个百分点,其中跨省跨区市场化交易电量首次超过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接近5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9号文)印发以来,我国各电力交易平台累计注册市场主体数量大幅增加,目前已超过60万家,增长了14倍。电力市场在电力安全保供、促进新能源消纳、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作用逐步显现。

抚今追昔,鉴往知来。随着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电力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如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消纳可配置能源,逐步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如何构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市场体系?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表示,深化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尚需完善市场机制。建议加快构建多层次协同、基础功能健全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推动实现全国电力市场和地方各级电力市场统一规范运营和有效衔接,实现新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充分考虑新能源发电特点,健全适应能源绿色发展的政策和市场机制,建立完善有利于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提升的辅助服务市场和价格机制,发挥常规电源在安全可靠替代中的作用,提高火电机组提升调节能力的积极性。

对于如何构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市场体系,黄学农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持续完善电力市场体系的功能,充分发挥电力市场资源优化配置作用,逐步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的柔性灵活、智慧融合能力;二是加快形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充分发挥省区市电力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提高省域间电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在资源流通环节为新型电力系统创造市场环境;三是逐步提高电力市场对高比例新能源的适应性,推动供应侧绿色电力生产,鼓励用户侧绿色电力消费,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

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陈国平表示,“双碳”目标下,随着新能源装机进一步提升,系统将面临调峰能力不足风险,需建立合理的市场机制:在发电侧,激励火电灵活性改造、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在需求侧,激发和释放微网、储能、虚拟电厂等调节资源,引导发用双向互动,促进新能源消纳。新型电力市场设计要在传统电力市场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扩展和重构,更加系统地设计运营中长期现货等交易品种,更加灵活地兼容传统和新兴市场主体,使之更加符合我国国情。

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专职外部董事张国厚表示,为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我国能源发展要把近期目标和远期战略相结合,传统能源基础保障和质量提升与大力发展新能源相结合。要加强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对传统煤电项目进行灵活性改造,流域性水电相邻电站具备条件的增加抽水蓄能功能,鼓励源网储用本地化,加强政策保障,支持和引导鼓励扩大电力消费,对上网侧和销售侧同步实施峰谷分时电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