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电子报目录

05版
08版
07版
06版

氢能产业切入黄金赛道 未来前景可期

实现氢能高质量发展,要从战略、政策、技术、资金、国际合作等方面积极谋划,通过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

□ 本报记者 薛秀红

“未来10年~20年将是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实现氢能高质量发展,要从战略、政策、技术、资金、国际合作等方面积极谋划,通过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

在近日举行的“2021氢能产业发展论坛暨第十一届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峰会”(以下简称“峰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在主旨发言时作上述表示。

此次峰会以“低碳发展 氢启未来”为主题,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氢能产业发展的热点难点话题,多方面、多角度探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为政府、行业、产业搭建沟通合作与共享协作平台。

各地纷纷“氢”装上阵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倒逼能源行业转型升级,作为电力、交通、工业、建筑等领域大规模深度减碳的重要支撑能源,氢能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战略发展机遇。

近年来,我国相关部委密集出台了相关政策,引导氢能的开发和应用,加速氢能产业化进程。今年氢能又被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有20多个省出台了氢产业战略规划,全国各地“氢”装上阵、蓄势勃发。可以说,氢能这辆通往未来的列车已缓缓开启,即将迎来集中爆发阶段。

山西是国家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省,不仅是煤炭大省,还是产氢大省,焦炉气和煤化工尾气资源丰富,具有明显的规模化制氢成本优势。近年来,众多新能源领军企业纷纷在山西抢滩布局,焦炉煤气制氢、氯碱尾气制氢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立项建设。据山西省副省长王一新透露,目前山西的大同、长治、晋中、太原等市氢能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形成,全省氢气年产超过300万吨,山西氢能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

企业更是摩拳擦掌。据三峡集团副总经理张定明介绍,三峡集团努力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发挥好央企的主力作用,已布局发展氢能产业。在氢能领域搭建了绿氢技术与应用创新中心,在科技创新、示范推动、产业生态和资本投资等方面发力,已在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宜昌、武汉等地积极推动绿氢技术及应用示范项目落地。

协鑫集团从“十三五”末便开始孵化氢能产业,面向“十四五”,该集团已正式将氢能列入自身企业发展战略。今年7月底,协鑫集团正式发布“蓝绿同行”的氢能战略,计划到2025年建设100座综合能源站,绿氢达到40万吨年产能。

发展分布式制氢模式

上海博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建跃认为,现在氢燃料电池最大的问题是安全和成本问题。当前很多光伏企业都在进入制氢领域,但是氢燃料电池最大的问题不在制氢,而在储、运和加氢环节,不解决这三大问题,氢燃料电池的产业化便无从谈起。

彭苏萍在峰会上与嘉宾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化石能源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减排压力巨大。利用固体氧化物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甲醇,是我们目前正在做的工作。”彭苏萍介绍说,目前,德国、新加坡等国已经可以利用固体氧化物电解池技术将传统的集中式制氢模式转变为分布式制氢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做到加氢站和加油站合而为一。

我国现有制氢站很多,主要以政府投资为主体。如果发展分布式制氢模式,我国的氢能和以氢能为基础的产业就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彭苏萍进一步介绍说,今后20年~30年间,要继续拓展应用可再生能源,必须要解决调峰问题。而固体氧化物技术还有一个优势,其启动只需要半个小时,非常适用于电力调峰。“我们近期准备在煤矿塌陷区建设光伏项目,通过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协同制氢,再通过发电用于调峰。”

多方协同共克难题

液化空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路跃兵认为,氢能发展前景光明,有几方面的关键工作要做好:技术要突破、成本要下降、政策要支持。

意大利国家天然气管网公司中国董事兼高级副总裁彭宁科给出解决成本高昂的办法。他认为,氢能下游应用场景广泛,如果专门新建运氢管道,则成本高昂,可行的办法是天然气管道掺氢。目前欧洲试点天然气管道掺氢10%已不存在技术问题。

丹麦驻华使馆商务参赞马海认为要实现成本下降、产业链更透明高效,需要进行更多合作,尤其国际合作对氢能全产业链的优化至关重要。

“我们计划在山东建设若干个分布式固态燃料电池制氢示范基地,并利用集装箱的堆叠解决氢的储运难题、节省储运成本。另外,我们也希望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应用到居民小区里,作为小区供热或制冷的来源。”彭苏萍表示。

据悉,已出台的山西省“十四五”规划中,将氢能作为山西“七大先导性未来产业”进行重点培育。王一新表示,山西将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用好山西市场,敞开怀抱,为全世界致力氢能发展的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提供圆梦的舞台,构建从制氢、储氢到运氢、加氢,以及氢能源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氢能会像煤炭一样,成为山西下一张充满未来气息的靓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