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能源研究院柴高峰:未来电力供需双向互动将广泛存在

11月26日,“第五届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论坛”在京召开,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柴高峰在主题演讲中指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推动我国能源革命的本质要求,未来任重道远,坚持化石能源清洁利用和非化石能源大规模发展的“多能互补”道路,是适应我国国情的重要选择。

 

 

 

柴高峰表示,当前,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长,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但与此同时,人均能源消费大幅提高,仍低于发达国家。在电力领域,电源装机总量和新能源装机总量均居世界第一,电源结构持续优化,清洁能源装机和发电量比重不断提高,从发电量结构看,2018年新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约为7.8%,同比提高1.2 个百分点。

谈及未来我国能源发展趋势,柴高峰指出,随着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预计未来能源需求增速放缓,总量将较快进入平台期,终端能源需求在2035-2040年达到峰值后缓慢下降。同时,能源结构加速优化升级,清洁化水平显著提升,天然气和电力占比快速提升,油品占比相对稳定,煤炭被替代程度逐步加深。2030年前电力取代煤炭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主导地位,石油、天然气分别在2030-2035年、2040年后达峰,非化石能源在2035-2040年取代煤炭成为第一大能源品种。

柴高峰认为,中长期来看,预计我国电力供需形势保持总体平衡态势,但不排除局部性、时段性的电力供需偏紧。他还强调,未来,电力供需双向互动将广泛存在。一方面,电力市场化改革、智能电网建设、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促进互动方式多样化、互动程度深入化;另一方面,需求响应进一步扩大范围,需求侧竞价将大规模展开,用电权交易、负荷调度、含分布式电源的调度将逐步试点、稳步推进;此外,随着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等快速发展,用电呈现发电主体与电力用户融合交互的特点。

“解决能源可持续供应和应对气候变化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使命,”柴高峰表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推动我国能源革命的本质要求,未来任重道远,坚持化石能源清洁利用和非化石能源大规模发展的“多能互补”道路,是适应我国国情的重要选择。

对此,柴高峰概括了9个方面。一是坚持节能长期战略方针;二是发挥用户侧多能互补作用,提高能效;三是坚持集中分布并举,大力开发新能源;四是保持煤电发展定力;五是构建源端综合能源系统,促进新能源高效利用;六是发挥电网枢纽作用;七是发挥泛在电力物联网支撑作用;八是发挥技术创新推动作用;九是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在体制机制方面,柴高峰指出,首先要加强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市场机制创新,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配额制与绿色证书交易机制,促进可再生能源在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其次要探索建立容量机制,加快传统机组角色定位的转型,通过市场与监管相结合的电源投资激励机制,有序引导发电投资,保障电力长期安全供应;同时逐步构建辅助服务市场,补偿常规电源或灵活调节电源因提供深度调峰、备用、调压及机组启停等辅助服务所引发的成本;此外,还要充分调动需求侧资源,完善分时电价机制,建立需求侧资源参与市场交易的机制,为市场和系统运行提供更多灵活的调节手段。

来源:中国改革报《能源发展》周刊

2019-12-02 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