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注资欧洲老牌碱性电解槽厂商
隆基氢能近日宣布,其针对挪威电解槽企业HydrogenPro ASA(中文名:汉卓浦)的7000万挪威克朗(约合人民币4900万元)股权投资已正式通过中国海外直接投资(ODI)监管审批,并预计于今年第二季度末完成交割。
根据协议内容,隆基氢能将按每股5.50挪威克朗的价格认购汉卓浦定向增发的12,703,209股新股。此次注资完成后,隆基氢能将与汉卓浦现有战略股东——奥地利工业巨头安德里茨集团、日本三菱重工形成资本协同,共同强化其在欧洲电解槽市场的竞争力。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合作被业内视为中国企业应对欧洲贸易限制的“破局之策”。欧盟近期出台的绿氢项目招标规则明确要求,项目采用的电解槽产品中“非欧盟制造比例不得超过25%”。而汉卓浦作为欧洲本土企业,其“欧盟身份”可为隆基氢能打开欧洲市场提供“通行证”,助力其直接参与欧盟成员国大型绿氢项目竞标。
“这不是简单的财务投资,而是技术与产业资源的深度整合。”隆基氢能技术负责人透露,公司自主研发的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槽技术将与汉卓浦的高压碱性电解槽形成互补。双方计划在挪威联合设立创新实验室,开发新一代高效电解水制氢系统,目标将单位制氢成本降低至3美元/公斤以下。
供应链布局方面,汉卓浦位于中国天津的合资工厂(规划年产能500MW)将接入隆基的规模化生产体系,而隆基则可借助汉卓浦在挪威的制造基地实现欧洲本地化生产。这种“双向产能联动”模式,既能规避跨境运输成本,又可满足欧盟本地化采购要求。
此次投资是隆基氢能继2024年底与汉卓浦签署1.4亿挪威克朗联合投资协议后的进一步动作。近两年来,隆基氢能全球化布局明显提速:2024年接连中标乌兹别克斯坦3GW风光制氢项目、澳大利亚吉朗港绿氨工程;2025年初更是斩获尼日利亚76亿欧元绿氢大单,该项目计划分三期建设年产120万吨绿氢衍生物产能,首期50万吨预计2027年投产。
在国内市场,隆基氢能同步强化根基。其无锡生产基地近期完成4.5亿元增资扩建,电解槽年产能提升至2.5GW,稳居全球前三。据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隆基氢能产品已出口至全球8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项目经验超500兆瓦。
“绿氢正在从示范阶段转向规模化商用。”隆基绿能副总裁张海濛在近期行业论坛中表示,公司未来三年将投入20亿元用于氢能技术研发,重点突破电解槽效率与寿命瓶颈。第三方机构预测,随着欧盟碳关税政策收紧及各国氢能补贴落地,2025年全球电解槽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中国企业的技术出海与资本合作将成为行业主旋律。
来源:氢眼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