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风暴中再议我国油气进口安全

自上任以来,特朗普高举“关税大棒”横冲直撞,彻底打乱了国际贸易秩序。在能源领域,我国新能源产业链出口、出海持续承压,股市中光伏、锂电板块遭遇重创,也凸显出了市场的恐慌情绪。具体到油气方面,受特朗普关税战及中国反制的反复冲击,我国油气进口,尤其是LNG进口形势,也在发生变化。

早在“对等关税”宣布前的2月1日,美国政府宣布以芬太尼等问题为由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针对美方的单边主义贸易举措,我国立即作出对等反制,2月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2025年第1号公告,宣布自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其中包括对煤炭、LNG加征15%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原产于美国的原油、LNG是本次被加征关税产品中贸易金额最大的两类产品。

2024年我国原油进口来源国中,排名前5位的是俄罗斯、沙特、马来西亚、伊拉克和阿曼,进口量占比分别为19.6%、14.0%、12.5%、12.0%和7.5%。俄罗斯和沙特持续稳居中国原油供应国的前列。中东作为世界主要的原油出口地区,也一直是中国进口原油的主力地区。2024年我国原油进口簿上,有一个较大的变动。全球可视化数据和市场分析公司Kpler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对中国的原油出口量同比暴跌了46%、降至8190万桶。这一变化使中国从美国原油的第二大买家跌至第六大买家,美国则在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国排名中降至第11位,同时累及中国自北美地区的原油进口量下降15.6%。

2024年我国LNG进口来源国中,排名前5位的是澳大利亚、卡塔尔、俄罗斯、马来西亚、美国,进口量占比分别为34.1%、23.8%、10.9%、10.0%、5.6%。澳大利亚仍是我国LNG第一大进口来源国。2024年全年,我国自美国共进口425万吨LNG,同比大幅增长48.3%,进口额达到171.5亿元人民币,约占总进口额的5.5%,美国也超越印度尼西亚成为我国LNG第五大进口来源国。而我国管道气进口来源国为土库曼斯坦、俄罗斯、缅甸、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其中,土库曼斯坦仍是我国最大的管道气供应国,而管道气进口增量则主要来自俄罗斯。

可以说,从近些年来我国油气进口的情况来看,我国在全球油气市场中的采购策略正在向多元化和区域化发展,美国油气在我国进口油气总量中占比不高,因此,本轮加征关税虽然会减少美国油气进口,但对我国油气市场的供应影响十分有限。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1—2月,我国进口美国LNG分别为19.4万吨和6.58万吨,同比减少44%。根据路透社4月8日报道,多个平台数据显示,3月,中国没有进口任何美国LNG。进口美国原油方面,根据国际机构Kpler的船舶跟踪数据,2025年1月、2月、3月,中国进口美国原油的量分别为82.9万吨、27.8万吨、25.8万吨,同比2024年分别下降54%、76%、70%,降幅明显。

进入4月,美国“对等关税”落地,此后更是不断加码,经过几轮激烈博弈,根据最新的反制措施,4月12日起,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提高至125%。业内分析认为,如果美国不取消高关税政策,中国将不会再进口美国产的原油和天然气。考虑到美国油气在我国油气进口总量中的占比,不断升级的关税冲击波不会对我油气安全供应带来根本威胁。但要关注的是,加拿大与美国互为最大的能源进出口国,美国与墨西哥的能源贸易也数量较大,都大大高于对我国的能源出口,关税最大的影响,可能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全球能源贸易流向,已有市场参与者正在考虑将原流向美国的原油等资源,转向包括亚太地区中国在内的其他市场,墨西哥也在考虑从他国进口原油,取代过去来源于美国的进口,进而影响我国油气采购渠道。特别是在美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合作加强时,我国可能面临更高的能源采购成本,甚至可能被排除在一些能源合作项目之外,影响我国能源多元化战略。

长远来看,我国传统能源尤其是原油高比例进口和天然气进口比例持续上升的局面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但考虑到当前复杂的国际市场走势和中美油气贸易的潜在风险,为确保我国油气供应安全,应在加大国内供应保障和加强国际油气合作方面双向发力。一方面,持续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夯实油气行业资源基础,建好、用好储备设施,保障油气稳定供应。另一方面,加强与中东、中亚、俄罗斯等国的差异化油气合作,努力提升国际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保障油气进口稳定。我国能源企业,需积极提升全球资源优化布局能力,包括适时补充长期合同资源,进一步优化资源池等,同时还需用市场化手段保障安全供给和经济效率,提升船运和利用金融手段进行风险对冲的能力,加大LNG长约与现货进口配比关系的研究力度等。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

2025-04-18 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