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首个“零碳园区”完成优化升级,引领绿色发展新潮流

近日,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传来喜讯,贵州建科院园区成功完成优化升级,正式成为贵州首个“零碳园区”。该园区凭借一系列绿色创新举措,一举斩获“零碳园区”“碳中和园区”“零碳建筑”和“零能耗建筑”四项权威认证,在绿色发展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贵州建科院园区占地30亩,拥有12栋单体建筑,总建筑面积达10380㎡。这些建筑大多超过设计使用年限,此前的碳排放量每年高达285.96吨。为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双碳”战略,园区以“壮骨、美容、低碳、智能”四大策略为指导,依托贵州建科院自主研发的多元化绿色建材产品矩阵,从低碳建造与零碳运行两个维度发力,采用了60余项低碳技术,全面降低碳排放。

改造过程中,园区大量应用低碳混凝土、磷石膏建材等绿色低碳产品,并运用预应力轻质混凝土技术更换屋面板,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还使屋面自重降低40%。同时,通过采用外墙保温装饰一体板、屋面光伏保温一体板、中空外窗提升等技术,园区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大幅提升。增设天窗改善了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效果,智能照明系统的使用进一步降低了设备能耗。

技术改造成效显著,园区合计碳排放量降至250.09吨CO₂/年,而可再生能源碳减排量则达到300.06吨CO₂/年,此外,园区安装了3528㎡的光伏系统,年发电量可达57.9万度,并打造了“光储直柔”示范项目,实现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和柔性用电的一体化,成功达成零碳园区目标。

为实现数字化管理,贵州建科院自主研发了智慧运维平台。该平台具备场景联动、智能调优和数据实时监测功能,可对园区的室内外环境、建筑安全以及电、水、储能、光伏、充电桩、碳排放等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测与分析,为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打造韧性城市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作为贵州省住建厅零能耗建筑及零碳园区试点项目,贵州建科院充分发挥自身科研技术优势,构建了“检测鉴定、设计咨询、改造施工、加固材料、运维监测”一体化服务体系。此次“零碳园区”的成功改造,不仅发布了2项新产品,获得4项发明专利,参编了6部标准,还荣获中建集团第一届AI大模型应用场景最佳方案奖,成为全国首个超50年历史既有园区零碳改造示范项目和全国首个既有科研建筑园区零碳改造项目。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扎实开展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在零碳园区建设方面的积极探索,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示范。未来,贵州建科院将继续紧跟国家战略步伐,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助力我国绿色低碳事业迈向新高度。

来源:人民网

2025-04-16 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