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战对中国风电影响如何?

美国自2018年起对中国部分产品加征关税,试图遏制中国制造业发展,早期阶段,对中风电产业确实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近期,美国特朗普政府变本加厉,在全球实施所谓的“对等关税”,挑起关税战,令全球股市“哀鸿遍野”,很多人因此担心中国风电产业会不会受到关税战的直接影响,与其他工业领域一样进入到衰退期。但媒体和业内人士分析显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中国风电整机商经过20多年的发展,凭借着中国最大单一市场以及技术方面不断锐意进取获得的强大优势,将美国关税政策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中国风电整机商,特别是有大量海外订单的三大风电整机商金风科技、远景能源和明阳智能在美国风电市场的业务占比极低,基本不受“对等关税”政策的影响。最新数据显示,这些整机商出口美国的整机设备收入占总营收比例不足3%,除前几年已交付的海外订单外,目前基本没有新增美国订单。

国内风电企业也早已将市场重心转向“一带一路”国家,包括欧洲、东南亚等地区。同时,中国风电产业链的国产化率已超过90%,核心部件基本实现自给自足,美国的关税大棒,基本上无法冲击到国内整机商的成本结构。

相反,全球风电离不开中国。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的产业链供应链报告,到2030年结束时,全球的风电装机规模必须增加两倍(为现在装机容量的3倍),而现行供应链无法满足这一要求。风能供应链具有高度全球化的特征,中国在稀土元素的精炼以及风电整机和零部件制造方面占有明显主导地位。在该报告中,GWEC判断全球未来十年最有可能进入“障碍增加”情景(Increased Barriers),也即市场进一步加强贸易壁垒,各国不得不将注意力转向国内投资。这也将导致全球无法实现1.5°C气候目标。

此前,美国对中国风机的零部件加征关税,并对墨西哥、加拿大进口风电机组等零部件征收25%关税,这导致其陆上风电项目的总成本上升了约7%,迫使美国开发商更依赖本土的高价供应链,这削弱了其与中国整机商相比在第三国市场的竞争力。新一轮关税战,不光对美国风电市场是雪上加霜,还会进一步降低美国风电产业链在美国本土外的竞争力。加上美国风电政策近几年持续动荡,特朗普对风电特别是海上风电的极端不友好,联邦许可的进一步停滞,预计2025年新增装机容量还将继续下降40%,这种市场情况下,对中国整机商的市场吸引力已经大大降低。

同期,欧盟的规划新增风电装机超过60GW,中国整机商完全可以借助成本优势,努力进入到欧洲市场。2024年,明阳智能大型漂浮式风电机组已获得欧洲订单,大金重工的单桩海上风电基础已经连续获得多个欧洲大型项目的订单并已执行完成,这说明全球盛行的关税壁垒,不光不会限制中国风电产业出口的步伐,相反有可能强化其技术输出能力。

总体而言,美国关税战对中国风电整机商的直接影响可控,但也需警惕全球供应链成本的传导及技术竞争的加剧。根据GWEC发布的《全球风能报告2024》和《2024全球海上风电报告》,2023年全球前五大风电市场,中国、美国、巴西、德国、印度中,中国新增装机容量达75GW,创下新的纪录,占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的近65%。GWEC供应侧报告:中国风电整机商领跑全球!6家企业进入前十名。金风科技已经连续三年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整机商。

2024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再创新高,据CWEA发布的2024年中国风电吊装容量统计,2024年,全国(除港、澳、台地区外)新增装机14388台,容量8699万千瓦,同比增长9.6%。截至2024年底,累计装机超过20.9万台,共计56126万千瓦,同比增长18.3%,其中:陆上累计装机容量51795万千瓦,占全部累计装机容量的92.3%;海上累计装机容量4331万千瓦,占全部累计装机容量的7.7%。这些数字显示,中国有一个全球最大的单一、稳定发展的风电市场,完全无惧美国单方面挑起的关税战。

来源:风能专委会CWEA

2025-04-10 1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