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亿立方米!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实现首季开门红
4月2日,据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消息,2025年第一季度,该局累计生产天然气超2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8%,日产气超2900万立方米,可满足约5000多万户居民生活用气,实现首季“开门红”。
今年以来,西南石油局聚焦效益开发做大产量规模,提升全链条一体化协同运行效率,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加快推进川西、川南、川东北“3个50亿方”大气区建设,全力打好“稳产、上产、攻关”三大攻坚战,天然气产量持续保持增长态势。
川西中浅层气田、元坝气田等气田经过多年开发,持续稳产难度加大。元坝气田持续强化分类精细化管理,深入开展产量动态管理,同时持续开展礁体刻画和建模数模一体化剩余气分布研究,进一步提高气藏采收率,实现气田“安稳长满优”。川西中浅层聚焦“控递减、补产能、增可采”,强化低压低产井低成本工艺,细化“一井一策”维护,加强老井挖潜,老井综合递减率控制在6.5%。
在上产方面,该局全力抓好川西海相、须家河组等攻关上产工程。一方面,强化川西海相动态跟踪分析与优化配产,加快推进川西气田二期投产,实现长期稳产和开发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加强须家河组老井产水治理和一体化评价建产,稳妥推进川西须二气藏产能建设,加快大邑须三气藏批次建产,优化实施好川北须家河组评价上产,大幅提高储量动用率。
在攻关页岩气效益开发方面,成立页岩气工区产销协同工作专班,确保各项工作按关键节点运行;同时,狠抓页岩气老井综合治理,持续攻关低成本维护措施,精准订制产能释放对策,强化采气措施工艺应用,促进老区效益稳产。
为加快产能建设节奏,该局着力提升全链条一体化协同运行效率,精心编排大统筹,细化运行安排,强化进度控制和运行纠偏,组建一体化专家工作室,推进多专业一体化协同,形成高效的组织运行模式和全过程质量管控模式,尽快把储量变为产量,今年累计投产新井20口,新增产能113万立方米/天,资页2-501HF井、资页3井等井钻井施工创多项纪录。
四川盆地地质条件复杂,面临钻井施工风险高、储层改造难度大等挑战。为努力实现产能、效益双突破,该局聚焦勘探开发成效,强化新区域、新层位工程工艺攻关,攻关增储上产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以“提速降本”为核心的特色技术体系,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进一步扩大油气生产规模。
此外,该局开展安全专项行动,深化HSE体系高效运行,将安全压力和责任层层传递、层层压实,建立“岗位排查+专业、专项、综合排查”机制,加强井控管理、设备设施泄漏管理和工艺技术管理,强化源头管控、风险研判、腐蚀防控、报警分析,开展泄漏机理研究与隐患排查治理,确保安全平稳生产。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