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氢能突破技术瓶颈形成全矩阵布局
□ 于光远
“在政策与资源的双驱动下,我国制氢市场规模在2024年实现了快速增长。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我国电解槽招标规模达到1.4吉瓦左右,较2023年增长了约75%。预计到2030年,我国氢能产业有望进入全面爆发期。”这是在日前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大会上,三一氢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一氢能”)总经理饶洪宇的一段发言。面对行业快速发展,他表示,三一氢能突破技术瓶颈,形成行业全产品矩阵。
“没有安全性和可靠性,一切都是零。”饶洪宇指出,随着下游场景与业主需求的急剧变化,安全可靠、高效低耗、运维便捷已成为大型制氢系统的关键指标。当前槽体漏液、气体纯度不合格、性能衰减、停机维修时间长、电化学腐蚀严重是制氢装备行业的五大痛点问题。为贯彻“安全为王”的发展理念,三一氢能始终围绕客户第一、研发驱动、测试全面、工艺领先和标准先行5个方面,提出了“质量优先战略”。
目前三一氢能已形成了包含E系列圆形槽、S系列方形槽、P系列PEM槽以及BOP系列产品“3+1”产品矩阵。在能耗方面,新一代E系列圆形槽的额定工况直流能耗低于4.5kWh/Nm3@4000A/m2(质量流量计法)。在气体纯度方面,25%负荷下氧气和氢气纯度分别达到98.60%和99.85%以上。同时,为满足防腐能力强、电流传导强、流场均匀、消泡能力强、对隔膜充分保护、长周期衰减少等要求,三一氢能通过自主研发的组合式弹性体零极距结构,突破了传统电流传导结构瓶颈,并依托密封设计仿真平台、紧固系统测试平台和零部件的专业测试,对密封主断面和材质进行优化,大幅提高了对大型槽体剪切和热蠕变的抵抗能力。
饶洪宇表示,三一氢能高度重视核心能力建设,一是在整机验证方面,具备10兆瓦单槽试验能力和24兆瓦多合一试验能力,并制定了相关试验标准;二是在仿真分析方面,已形成电解槽全尺寸系统仿真优化能力,有效提升了产品迭代速度;三是在制造工艺与品控方面,三一氢能依托三一集团的智能制造和质量管理体系,率先突破了双极板自动分装、自动氩弧焊和电阻焊、高品质电镀、压力管路预制、高精度叠装、参数化冷热拧等核心工艺,并建立了集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全局能量管理、集群控制、一体化监控和系统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三一智慧绿氢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