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电协同:AI时代再掀绿色算力浪潮
作者 | 石琳琳
数字经济时代,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今年两会期间“AI”、“算力”等热词被频频提及,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使我国的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规模优势充分结合,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广泛应用。算力的价值再次凸显,成为驱动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动力之一,算电协同作为应对数据中心电力供应不足的主要发力点,未来将通过绿色电力转化绿色算力、绿色算力赋能电力生态,为绿电消纳开辟新路径。
算电协同:加快数字行业绿色转型
近年来,各类人工智能和大模型加速迭代,年初DeepSeek的横空出世,因其开源策略和低成本优势加速人工智能的渗透和普及,持续带动算力需求增长。目前DeepSeek凭借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已在能源行业掀起部署热潮,主要能源央企和电力央企已悉数接入,这一技术革新标志着传统能源运营向智能化管理的加速转型,为整个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奠定了基础。
我国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趋势,带来了数据中心能耗、成本以及碳排放的不断攀升,解决能源供给与低碳运行成为数据中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据预测,2025年我国数据中心耗电量将占全社会耗电量的4%以上,面对算力发展带来的电力消费迅猛增长,算力与电力协同发展有助于保障算力产业用能安全。数据中心已成为我国碳排放增长较快的领域之一,在“双碳”战略驱动下,算电协同成为算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选择。此外,数据中心作为一种新兴的灵活性资源,其计算负载的时空可调度性将使其成为未来新型电力系统重要的调节能力来源。
顶层设计:明确算电协同绿色发展机制
算电协同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正逐步成为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化、低碳化转型的重要力量。国家层面政策密集出台,明确提出统筹推动算力与绿色电力融合、创新电力与算力协同运行机制、促进节能降耗、提升电能利用效率等相关要求。
《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底,算力电力双向协同机制初步形成,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电占比超过80%。2025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引导新建算力中心与可再生能源发电协同布局,提出推进算力与绿色电力融合,加强大型风光基地和算力枢纽节点协同联动,把绿色电力转换成绿色算力。《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推进算电协同等新技术新模式试点,将算力作为可再生能源基地转化消纳的重点方向。
为保证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数据中心与储能、绿电直供、源网荷储、绿电绿证交易等的结合机制创新政策也在不断落地。《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中提出面向数据中心等对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要求高和用电量大的用户,推动配置新型储能。《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鼓励有关地区探索开展数据中心绿电直供,支持利用源网荷储模式,鼓励数据中心通过参与绿电绿证交易等方式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多地探索:零碳数据中心提升绿电消纳
在“东数西算”布局下,我国数据中心向绿色能源丰富的西部地区迁移,青海、新疆等西部地区充分发挥清洁能源优势,多个低碳、零碳数据中心陆续启动和开工。
在国家大力支持下,绿色算电协同发展在青海先行先试,一大批绿色算力项目落地青海,初步形成集聚态势。2023年11月“丝绸云谷”低碳算力产业园项目正式启动,预计今年底一期项目投运,项目采用零碳数据中心和绿色能源站的绿电一体化模式,建成180兆瓦液冷加余热回收型数据机房。2024年12月,中国柴达木绿色微电网算力中心示范项目揭幕,打造全球首个规模化利用荒漠化土地和光伏能源“自发、自储、自用、自保”的全清洁能源微电网算力中心,建成后可承载万卡算力集群。此外,三江源绿电智算融合示范微电网项目、中国移动(西宁)绿电智算融合示范基地项目等也在加速推进,不断培育壮大绿色算力产业。
新疆抢抓“东数西算”“疆电入渝”发展机遇,加速融入国家一体化算力网布局,依托哈密市先进计算集群和算力网传输体系基础,2024年6月与重庆市达成战略合作启动“疆算入渝”工程,创建“西部算电协同创新中心”,通过跨区域资源调配,探索绿色能源与算力联动的创新模式。此外,珠海市依托毗邻中国海油珠海LNG接收站的区位优势,本月正式启动全国首个“LNG冷能综合利用+绿色智算中心”项目,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绿色算力新标杆。
未来展望:创新驱动算力电力融合共生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加快推进与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为算力和电力协同发展带来新机遇,算电协同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从技术和经济可行性出发,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市场机制创新等多方努力,构建绿色低碳、经济可行的数据中心,释放AI发展潜力。
针对不同资源禀赋地区,因地制宜开展源网荷储、新型储能、智能调度、绿电聚合供应等多维度技术创新,其中源网荷储一体化零碳算力中心将成为算电协同发展的关键增长点。聚焦“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激发绿色算力赋能制造、能源、交通等重要领域,加速数字技术带动绿色转型,推动算力和电力资源的高效配置,推进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
来源:能源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