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电让高质量发展“风光无限”

从“红船精神”到“四千精神”,再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先”和“实”是浙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密码。今年以来,我们激昂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两个示范”建设新征程上扬帆起航。奋进正当时,今天,浙电e家推出「勇立潮头·奋进时」台州篇系列报道,看山海之城“风光无限”向绿而行。

 

“台州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杜甫用诗句描摹出一幅“山海水城”的秀美画卷。浙江台州,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之一,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的重要节点。长久以来,这里高度发达的民营经济和糯叽叽的美食天堂一直为人津津乐道,却也因此忽略了它迷人的风光和人文。

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这座位于东海之滨的城市充分发挥山海禀赋优势,走出一条由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转换、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身处山海水城、制造之都,国网台州供电公司充分发挥清洁能源资源优势,助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和消经历了两场对浙江有惊无险的台风,9月20日,位于台州玉环市海域的玉环2号海上风电场陆上计量站工频设备重启进度,进行电气设备安装,进入冲刺阶段,预计下个月开始海缆敷设工程。该项目是浙江省2024年度重点建设工程,建成投产后,年均发电量17亿千瓦时,相应可节省标煤5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3.9万吨。

“十四五”期间,浙江省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实施“风光倍增计划”,2025年底,可再生能源装机超过5000万千瓦,装机占比达到36%以上。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浙江风电、光伏总装机已达到4498万千瓦,进度超前。

这其中,海上风电出力不小。而浙江台州总装机容量508兆瓦的玉环2号海上风电项目可能会是决定计划提前实现的一个关键要素。项目选址于此,便是看中了这里得天独厚的海域资源。

台州可以说是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微缩版,虽然没有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但海岸线漫长,风电、光电、水电等清洁能源资源丰富,已基本形成了以火电、核电为主,水电为辅的能源格局。

“双碳”目标提出四年,随着我国清洁低碳化进展不断加快,台州深挖可再生能源潜力,抽水蓄能发电配套,风电、光伏发电、潮汐发电等清洁能源百花齐放:浙江温岭潮光互补智能电站、华能玉环1号海上风电场、中核三门200兆瓦滩涂光伏等项目相继投运、并网发电。眼下,玉环2号海上风电场进度顺利推进,装机容量各50万千瓦的温岭1号、2号海上风电项目又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当中。

“十四五”期间,台州新增规划建设的风、光装机容量居全省前列,是浙江清洁能源增长的主力军之一。用直观的数据呈现:今年台州市能源生产供应总量551.3万吨标煤,本地包含9种能源发电类型,清洁能源占比56%,其中水核风光等清洁能源供应149万吨标煤,这座海滨城市正逐渐展示自己的清洁能源供应优势。

新能源大规模发展,消纳需求自然大幅增加。作为地方重要的能源央企,国网台州供电公司充分考虑到东部海上风电、滩涂光伏等新能源接入需求,早做新能源与电网协同发展准备,谋点布局超60座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规划数量较“十四五”翻一番。电网重点项目攻坚建设紧随其上,500千伏滨海输变电、220千伏翼龙变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全力保障三门核电Ⅱ期、天台抽蓄等新增大电源接入需求。

但就像大部分人所担忧的那样,新能源的供应没有规律可循,为了平滑其不确定性,部分地区正尝试“以储定新”的模式,按照新建新能源项目装机的一定比例配置储能规模。

对此,台州成立了全省首家地市级政企合资的新能源公司——台州市国宏新能源有限公司,重点开展光伏、储能等投资建设,促进新能源安全稳定消纳和储能产业发展。当前,由台州市国宏新能源有限公司承办的台州三门电网侧储能电站示范项目配套送出工程进入大规模立塔、架线施工阶段,预计11月完成送电。该项目建成以后,将成为台州电网的一个“巨型充电宝”,发挥削峰填谷的作用,每年可以增加全市电网绿色能源消纳6000万度,可以满足4万户居民一年的生活用电需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7万吨。

风光赋能

探索乡村能源转型最优解

水核风光等清洁能源并入电网后,将与其他电源共同为社会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如果问绿电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最直观的体现,还在乡村。

秋收时节,在黄岩西部的高山田野间,光伏板铺设在高山园地、山塘、山道、裸岩等区域上层空间,板下瓜果垂枝,绿意盎然,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别小看这些光伏板,这是国内首个全国产化技术重力储能项目——300兆瓦高山农光互补项目与黄岩上郑乡的首次“触电”。该项目总投资13.7亿元,建成后预估年发电量约3.3亿度,年产值约1.5亿元。

“上郑乡300兆瓦高山农光互补项目的落地,意味着黄岩西部山区低碳共富绿色发展项目的先行试验段有了突破性的进展。”黄岩区上郑乡党委书记葛文彪介绍。2021年,浙江首家“共富工坊”在台州黄岩西部山区落地,历经数年发展,黄岩区已建成共富工坊225家,帮助4822位村民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共发放工资总额7316万元,带动村集体增收645万元。

在此基础上,国网台州供电公司与黄岩区225家共富工坊结对,进一步推动这些共富工坊向绿色低碳转型,借“光”生“金”。这次高山农光互补项目的落地实施,意味着共富工坊的“钱袋子”又将锦上添花——光伏“牵手”农业,带来“一地四金”,分别是利用光伏板发电收获的电金、村集体收获的土地租金和项目分红、村民们种植农业作物的“板下”金。

光伏可不只是农业的“工作搭子”,它还适配各种场景,是一张人见人爱的“阳光存折”。位于仙居县皤滩乡的汤坎头生态渔场在规划建设之初,因为用电量大,国网仙居县供电公司为其专门定制了鱼菜共生养殖+光伏布局,通过“渔光互补”的养殖模式,汤坎头生态渔场年可发电408万度,收益204万元,光伏电站可持续收益25年。

说了山海之城的山,再来看看海。台州的海上风电同样规模可观。在位于东海之畔的大陈岛,黄鱼养殖是岛上的特色产业,但早年,海岛上海水养殖仅靠一台老旧的柴油发电机,不仅耗电大,海洋生态环境也受影响。直到海上风电开启了大陈岛绿色、低碳的新纪元。国网台州供电公司在大陈岛投运了世界首个柔性低频输电示范工程,实现了海岛低频风机直接并入陆上主网,构建了陆地-海岛-海风互联系统,推动大陈岛的绿色风电跨越山海,岛上的黄鱼养殖自此告别柴油发电历史,用上了澎湃的绿色风电。以广源渔业黄鱼养殖基地为例,经过水产增氧、水循环、水产品生产、加工、冷藏、运输等环节“一站式”电能替代改造后,这座“零碳渔场”每年增产黄鱼约300吨,提升经济效益28.6%,减少碳排放50吨。

值得一提的是,大陈岛柔性低频输电示范工程的成功投运,为玉环2号海上风电项目应用柔性低频技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走向远海,低频风电技术成为焦点。

推进城市建设低碳转型

清洁能源对城市的作用有哪些?

过去,城市工业的快速发展大多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随着能源紧缺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升,高污染、高排放的生产车间已然成为过去。国网台州供电公司打造的能效提升典型服务模式对此亦有贡献,其在机械行业落地省内最大规模空压机能效提升项目,每年可帮助企业降低30%以上能耗,并逐步在全市500余家空压机企业推广应用。

对普通市民而言,清洁能源与城市发展的碰撞,与我们切身相关的当属交通出行。调查显示,目前交通领域碳排放在全社会碳排放总量中的占比约为10%,而以汽车为主体的道路交通碳排放在交通碳排放中的占比约为80%。

在此情景下,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带起交通出行领域一场低碳环保的“绿色潮流”,俨然背负了更多使命。今年以来,国网台州供电公司加大新能源汽车服务力度,完成“整体加装”小区改造14个、覆盖车位2000余个,最让群众担心的“充电焦虑”,也在大街小巷乃至乡村田野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充电桩落地后趋于平息。

台州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也进入了爆发式扩张阶段,这里拥有6家整车制造及6000多家零部件配套企业,已初步形成“整车—龙头零部件—中小零部件”协同发展的雁形方阵,但这个新兴行业,仍大量存在着生产端企业用能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的挑战。

为此,国网台州供电公司在打造的台州市能源大数据中心及时上线运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数字服务平台。该平台汇集了400套上市与非上市车企生产用能数据、销售数据以及各区域充电设施数据。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数字服务平台的“生产端”功能板块,汇集了全市6000多家企业的用电量、能耗总量、碳排放量、产值信息等功能,对产业链绿电使用情况、新能源建设水平、国家绿色制造企业数量等信息实行全面监测分析。

浙江铭岛铝业有限公司主要生产以轮毂为主的汽车配件,据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数字服务平台计算,该企业生产用能成本高出行业平均水平20%,被标识为用能优化潜力企业。采用了国网台州供电公司为其量身定制的“平台+光伏”标准化节能改造服务后,该公司屋顶分布式光伏每年发电量可达3524万千瓦时,设备运维成本由21万降至10万元每台,年均节约用能成本达300余万元。

“通过对车企电价数据、电量数据、损耗数据等数据信息进行实时监测,深挖数据价值,我们标识出具有用电优化与节能改造的潜力企业,形成企业潜力服务清单。”国网台州供电公司营销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他们已经与铭岛铝业、爱信宏达、富杰德等规上企业签订了综合能源服务协议,累计为车企推送3922份“电费账单”,减少标准煤消耗10.17万吨,累计减排二氧化碳36.27万吨,助力新能源车企节约用能成本9930万元。

来源:浙电e家

2024-09-25 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