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政策、平台、能力、市场四方面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8月29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万劲松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近年来,能源行业加强统筹谋划,从政策、平台、能力、市场四个方面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政策方面,不断完善新型电力系统政策框架。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了《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立足当前发展阶段,聚焦近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亟待突破的关键领域,选取典型性、代表性的方向推进工作,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提出了9项专项行动,统筹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协调发展。比如,方案里面提出要开展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网络拓展行动,在满足电动汽车出行充电需要的同时,通过车网互动,促进更多的新能源消纳。
平台方面,强化电网配置资源的平台作用。持续完善电网主干网架,推进跨省跨区输电通道规划建设和配电网升级改造,预计到2025年底,中国跨省跨区输电容量将达到3.6亿千瓦,配电网具备5亿千瓦左右分布式新能源、1200万台左右的充电桩接入能力,电网对电力资源的承载能力和配置能力将显著提升。
能力方面,加强灵活调节能力建设。持续推进煤电节能降耗、供热、灵活性“三改联动”,进一步改造提升煤电的高效调节性能和清洁低碳水平,统筹推进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调节资源建设,深入挖掘需求响应调节能力。“十四五”以来,全国累计完成了煤电机组“三改联动”规模超过7.4亿千瓦。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达到了5439万千瓦,新型储能装机规模为4444万千瓦。
市场方面,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积极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通过市场交易引导电能高效合理利用,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促进电力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2023年,中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1.4%。
“我们以年均3.2%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的经济增长。”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在会上表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以来,我国开展了一系列绿色创新行动,能源消费方式加快转变,能源利用更加集约高效,能源消费加快清洁低碳化,绿色用能理念加快形成。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积极扩大绿色消费,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据悉,截至今年7月底,中国风电装机达到4.71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达到7.35亿千瓦,风光装机合计达到12.06亿千瓦。
李创军介绍说,2023年,中国风光发电量超过了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全社会每消费3度电中就有1度电是绿电。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高质量跃升发展,为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供应、推动清洁低碳转型、促进全球新能源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的重要引领者和推动者,同时中国要实现碳达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5%左右,还需要继续推动风电光伏大规模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按照《巴黎协定》及其有关决定,中国有关部门正在结合新形势新变化,抓紧研究论证新一轮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李创军强调,中国承诺的“双碳”目标是确定不移的,但达到这一目标的路径和方式、节奏和力度则应该而且必须由我们自己作主,决不受他人左右。中国将立足国情,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的原则,科学谋划研究提出新目标新举措,为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共建清洁美丽地球作出更大的贡献。
万劲松表示,国家能源局将坚持规划引领,做好“十五五”能源、电力发展规划研究编制工作,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出台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高效有序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各项行动落实落地,持续提升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调控能力。
来源:国务院新闻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