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低碳未来 绿色金融与绿色能源双向奔赴
□ 陈学谦 方竹喧
随着绿色金融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落地,我国新能源产业迎来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利好。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门今年3月联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大金融对绿色低碳发展的支持力度,引导金融资源支持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以市场化配置谋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
随后,新“国九条”出台,进一步明确将发展“绿色金融”作为建设金融强国的五篇大文章之一。
“绿色能源+绿色金融是高质量发展的新课题。”在近日举行的第十二届全球绿色能源与光伏金融峰会上,上海新能源行业协会、SNEC组委会副秘书长竺新原表示。她还提出,随着可再生能源成为能源消费增量主体,绿色投资的责任担当,支持碳中和的绿色金融体系建设,以及金融机构ESG和绿色转型等方面的问题,都成为了需要重点研究的对象。
在“双碳”目标下,绿色能源对我国能源结构调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绿色能源、绿色金融呈现出新形势、新业态。
今年各地相继出台电力交易新规,新能源加速入市,为相关产业带来了新的变化。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时璟丽表示,未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风光发电、装机都会保持较高增速,在此背景下,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将成为必然趋势,今年新能源参与市场的比例将会超过一半。
新能源市场环境的变化,也为绿色金融的适用场景创造了新的可能。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委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杰表示,随着零碳经济崛起,对零碳能源的需求和投资将呈现几何级增长,新的应用场景将会出现。
“随着CBAM(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改变游戏规则,园区、工厂的零碳化改造与替代将提上日程。”张杰表示,“在园区、工厂、乡村、城市、港口、码头等重要存量市场和新增市场的改造将成为未来的投资机会。”
近年来,随着我国绿色金融体系不断完善,推动能源转型与绿色金融相结合,促进绿色金融赋能“双碳”目标实践,已逐渐成为业内共识。
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气候变化及能源项目中国首席顾问、北京市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唐人虎表示,绿色金融和新能源产业的结合是双向耦合的过程。建立标准明确、节奏合适的绿色发展体系,金融将发挥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可持续定价的作用,结合监管和披露的要求,引导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建立。
2024年,CCER市场阔别7年后重启,或将拉开绿色金融新的序幕。“随着绿色能源发展,绿色金融中的‘绿色’概念在不断变化,从火电减碳,到风电、光伏,再到现在的CCER。”唐人虎表示,“面对这些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企业需要寻求实现经济性目标、‘双碳’目标下的合规目标与社会责任目标这些确定性目标,当前绿色债券与绿色产业挂钩方式中,碳是在全球共识中可量化的标准,因此绿色金融中碳金融的发展会更快。”
当前,全球供应链碳管理标准日益提升。北京绿色金融协会副秘书长邵诗洋表示,国际上纷纷提出对供应链产品的绿色低碳要求,例如CBAM、欧盟新电池法案、韩国光伏“低碳资质认证”、法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新规等,这也对我国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的外贸出口“新三样”提出了新的考验。
邵诗洋指出,未来我国光伏供应链相关企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着力提升竞争力:一是在产品设计阶段关注碳减排相关因素;二是加强供应链碳管理,使用清洁能源;三是推进绿色物流,加强资源回收循环利用;四是数字化赋能,加强供应链建设;五是善用绿色金融、转型金融等金融工具,全方位准备与应对全球供应链碳管理的挑战。
“从德国出台《可再生能源法》到今天,光伏行业已发展20多年,我们也来到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起点、新征程。”竺新原表示,高质量绿色金融将推动包括光伏行业在内的绿色能源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双碳”目标走向现实。
- 2024-07-11
- 2024-07-11
- 2024-07-11
- 2024-07-11
- 2024-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