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生大爱献江河 鞠躬尽瘁永无悔

——记两院院士潘家铮的水电情缘

 


潘家铮院士

 

□ 吴 昊

 

2012年7月13日,一位耄耋之年的老者,在陪伴中国水电事业走过了62个年头后,与世长辞,享年85岁。他就是我国水电水利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水工结构和水电建设专家,科幻小说作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双聘教授潘家铮。

1927年11月12日出生于浙江绍兴的潘家铮,在学生时代生逢国难,战争年月的洗礼激发了他的报国之志。1950年毕业后,他就开始与水电结缘。从新中国第一座“自己设计、自制设备、自行施工”的大型水力发电站——新安江水电站,到三峡工程、西电东送……在我国水电发展历史上,一项又一项世界级工程,都与潘家铮的付出息息相关。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潘家铮鞠躬尽瘁的一生中,不仅见证和推动了中国水电从起步到腾飞的全过程,在晚年岁月里,他仍然关心着祖国科技和水电建设事业的传承,体现了新中国第一代水电领军人物的赤子之心。

毕生心血 情系江河

潘家铮的学生生涯,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在颠沛流离中,他目睹了山河破碎、同胞罹难的亡国败相,在那些艰难跌宕的岁月里,他渐渐明晰了人生选择,成为他未来数十年如一日为祖国建设挥洒汗水的动力。1946年,潘家铮考入浙江大学,19岁的他就立下“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志向”的誓言。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我国的水电建设事业也由此起步。1950年7月,从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在他的恩师——中国计算结构力学的奠基人和开创者钱令希的推荐下,潘家铮前往浙江钱塘江水力发电勘测处工作,他的水电生涯正式开始。

1954年,潘家铮进入北京水力发电总局,其后又任上海水力发电设计院技术员、工程师、组长工程师、设计副总工程师等职。1956年,潘家铮主持设计了中国第一座坝顶泄洪的流溪河薄拱坝,开创了我国薄拱坝建设的先例。其间,他克服诸专家对此泄洪新技术的质疑,领导设计组同志积极进行复杂的坝体应力分析,并首次提出和解决坝头稳定分析问题以及坝体冷却等一系列课题;提出了拱坝坝顶溢流动静应力分析方法,组织进行了我国第一次拱坝震动试验,使我国第一座高78米的双曲拱坝顺利建成。

1957年8月,不到而立之年的潘家铮赴任上海水力发电勘测设计院新安江水电站设计副总工程师。由于此前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方面陆续撤走参与工程建设的专家,我国开始走上自力更生开发水电站的道路。1958年,新安江电站设计总工程师等老前辈纷纷调往其他工程,电站工程设计的担子完全落在潘家铮的肩上。

新安江水电站的设计,涌现出不少大胆的、超前的、成功的设计。如:新安江电站选用的厂房顶溢流方案,到今天仍然是少见的成功设计。在当时,建在峡谷的电站,是能兼顾发电和泄洪的唯一途径。同时,潘家铮还首创了将实体重力坝改为宽缝重力坝的设计,为此后几十年间大坝的检测、维护,坝基的维幕补强和坝体的补强加固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并节省了材料、缩短了工期。

据当年参加新安江水电站设计的华东勘测设计院老专家回忆,潘家铮的理论学术功底十分深厚,为培养和指导年轻设计人员,先后编印了《水工结构应力分析丛书》《重力坝的设计与计算》和《重力坝的弹性理论计算》等专著,成为设计人员的常用工具书,对提高我国重力坝和水工结构设计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新安江开始,几十年里,潘家铮参与和主持过30多座大坝的建设,并创造了诸多“中国第一”:主持设计中国第一座双曲薄拱坝、第一座大底孔导流大坝、第一座双曲拱高坝……不过,让潘家铮真正享誉世界的,是三峡水电站。

1994年,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在随后的15年里,从技术设计、建设施工到质量保证,潘家铮全部重担“一肩挑”。2003年,76岁的潘家铮拖着年迈的身躯不顾危险,沿着垂直爬梯下到约70米深的大坝下游栈桥底下,检查导流底孔过流后的状况,敬业精神让所有人肃然起敬。2009年,随着三峡工程的全部竣工,中国在水电领域开始真正跻身世界领先行列。

数十年的兢兢业业和忘我投入,潘家铮参与过的水电工程不计其数。有专家曾言道,如果把潘家铮绘制、审查、核定过的图表、图纸一一展开,可以涵盖中国大多数江河湖库。凭借着为中国水电事业立下的汗马功劳,2012年,潘家铮荣膺中国工程界最高荣誉——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2010年7月22日~28日,83岁的潘家铮再次收拾行装,开启了赴西藏考察之旅。就在此两年前,他先后做了车祸骨折的复位手术和肠癌手术,但他仍然坚持前往海拔5000米的藏区查看水电工程的进展。这一年,他从事水电工作已有60年,望着高原上大江汹涌、巨河奔流,他露出了无比欣慰的笑容。

在这两年,在身体罹患重症的情况下,潘家铮仍然坚持上班,甚至在手术半个月后就出现在黄河小浪底的大坝上。2009年~2010年,潘家铮出差赴工程工地检查、研讨、验收、考察达16次,每次行程都持续一周,从长江、黄河、金沙江、澜沧江到雅鲁藏布江,83岁的老院士沿着祖国的江河行走,赤心仍随浪涛飞扬。

晚年的潘家铮,尽管病魔缠身,却仍然时刻关心着我国水电事业的发展。2011年初,潘家铮健康状况不断恶化,不得不频繁住院治疗,无法参加一些工地现场活动,但在化疗间隙,他仍坚持出席三峡工程及金沙江水电开发相关会议,不遗余力地为我国的水电事业谋划。即使住进医院,他的思考也从未间断过。

这一年,躺在病榻上很久的潘家铮给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以下简称“三峡集团”)写了一封关于向家坝泄洪消能工程的长信。信中说,向家坝的泄洪消能难度空前,或可列全球坝工之冠。而且每年汛期都要大流量泄洪,与一些设计泄量虽大但泄洪概率很低的工程性质完全不同,望三峡集团予以高度重视,还就这一难题提出了三条建议、七项措施,让参与该工程的水电人无不为之感动。

2012年5月,潘家铮的病情进入二期化疗期间,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深受病痛的折磨,他仍然关切地向前来探望的水电人询问三峡工程的运行、向家坝工程的施工情况。为之操劳一生的水电事业,早已成为潘家铮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水电情怀 薪火相传

潘家铮不仅是著名水电工程专家,同时还是一位热心于科幻创作的作家,也是中国唯一一位院士科幻作家。从1990年开始写第一部科幻小说,潘家铮发表了近百万字科幻作品。2007年10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了四卷本《潘家铮院士科幻作品集》,并于同年荣膺中国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

一项新科学、新技术诞生,到最后被社会接纳与认同,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千回百转。长年专注科学研究,让潘家铮认识到科普的重要性、紧迫性。“通过科幻小说,尽量使人了解一些科技发展的前沿和一些具体的科技常识,哪怕只是用一些名词或概念也好……有助于开拓思路外,还能在脑子里留下一些感慨或引发一点思考,通过科学幻想,培养科学思想。”潘家铮曾说。

除了以创作推动科普,潘家铮始终热心科研和水电事业的传承。他不仅是杰出的水电科技工作者,更是一位热心水电事业的教育家,不仅有在高校担任兼职教授的经历,还倾注大量心血,给基层水电人员传授技术,时刻关心着我国的水电事业是否“后继有人”。

2008年5月18日,由我国水利水电行业等42家企业、院校和科研单位共同捐资设立的“潘家铮水电科技基金”在北京成立,这是中国水电行业第一个以院士名字命名的面向水电行业工程实践的最高奖励基金,初始资金达2190万元。自2009年起,潘家铮水电科技基金开设“潘家铮水电奖学金”,实行一年一届,用于激励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有关水电水利学科专业品学兼优、勇于创新的学生。

据统计,从2009年~2019年,“潘家铮水电奖学金”奖励学生已达582人次。2012春节后,潘家铮病情开始恶化,他联系基金会,要求个人认捐20万元,并嘱咐基金会尽快完成捐款,成为这位为水电付出了毕生心血的老人对他挚爱的事业最后的关怀。

后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2020-08-04 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