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光伏“领跑者”项目验收 光伏行业风向变了

发布时间:2017-5-27  来源:中国工业报  记者:杨红英

 

“一煤独大”到光伏产业示范基地,山西大同能源转型发展之路是如何成功的?光伏发电“领跑者”计划在其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523日,在山西大同“第二届中国光伏+创新发展论坛暨领跑者基地经验交流会”上的第二天,大同市发改委副主任王明生就《大同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整体验收情况》进行了正式发布,称全国首个光伏发电“领跑者”基地项目——大同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下称大同光伏示范基地)整体验收情况全部合格。

另一扇窗

  淘汰落后产能、驱动技术创新是“十三五”期间中国光伏产业升级发展的必由之路,而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采煤沉陷区的综合治理也一直备受关注。

  2015625日,对于山西省大同市和全国的光伏从业者来说,都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这一天,首个“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落地大同采煤沉陷区。从此,这个被称为“中国煤都”的城市开始了其能源革命的历程。

“多年来,大同基于它特殊的资源禀赋和国家发展战略,长期以来是国家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建国以来国家贡献动力煤30多亿动力煤,为首都进行送电3000亿度以上,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这个城市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大同市副市长马安全说,长期以来高强度的煤炭开采,使得大同12%面积称为采煤沉陷区,一部分村落沦为“空心村”,生态修复任务非常繁重。

能源转型、产业转型,经济增长需要找到新动能,对于大同而言这是一个必答题。在经历过提高煤炭利用效率效益、促进煤炭间接高效转化、提高煤炭能源就地加工转化水平、活性炭······这些仍旧围绕传统煤炭产业打圈圈的转型路径之后,国家提倡能源革命的战略思路为大同能源转型打开了另一个思路。

  大同地处山西最北部,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年均日照时间2800小时,仅次于青藏高原,发展光伏产业具有独特优势。同时,大同市电网结构坚强,每年向京津冀地区输电300亿千瓦时,强大的华北电网为大同市发展新能源提供了电网支撑。更重要的是,大同土地资源丰富,尤其是采煤沉陷区1687.8平方公里的闲置荒地,可有效解决光伏项目用地瓶颈。

于是,大同创造性地提出了在采煤沉陷区建光伏基地的设想。“在新能源发展过程中,大同可把光伏电站的建设与采煤沉陷区生态环境治紧密结合起来。” 马安全表示,在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指导下,他们把这设想上升为国家示范基地,也就是光伏领跑者的高度,定位为全国光伏新技术的示范地、实践地、聚集地。

大同大不同

  据了解,2015625日,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启动了大同光伏发展领跑基地,一期装机100千瓦,一共是建设710万千瓦大型地面电站,和65万千瓦大型地面电站,并于2016630日全部顺利并网发电。

根据最新的数据,2016年大同光伏电站的规模由201310万千瓦达到了155万千瓦的规模,占山西总规模的53%左右,风电规模达到了165万千瓦,占全省风电规模的23%左右。

王明生说,本次验收,实验室检测共选取送检光伏组件177块,参与检测的实验室共9家。根据各实验室检测报告,并综合考虑光伏组件衰减及实验室检测不确定的影响后,各类型光伏组件满足光伏领跑者技术标准要求的光伏组件共计177块,检测达标率100%。根据现场检查结果,13家光伏电站逆变器资料核查和外观检测均满足要求;接地电阻测试多数逆变器接地电阻检测结果较大;上能集散式逆变器、华为组串式逆变器、阳光组串式逆变器现场检测的最大转换效率达到99%以上,其它设备现场检测转换效率也达到了领跑者技术标准,检测达标率100%

  参与此次会议的专家认为,国家能源局推出光伏“领跑者”计划的初衷,除了通过建设新进技术光伏发电示范基地,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外,还希望通过探索新的模式为行业发展提供创新途径,从而促进我国光伏产业从大到强的转变。

  在两天会议期间,不少企业表示,“领跑者”项目给新技术提供载体平台作用不可忽视。阳光电源人员表示:“新技术有了更广阔的应用市场,有利于专注技术研发的企业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做创新。”英利集团负责人说,对于成本较高的新型组件,“领跑者”计划本身就提供了一部分市场容量。在大同‘领跑者’项目中,英利的50MW项目全部采用熊猫N型单晶双面发电的组件,如果没有大同项目的实施,熊猫组件不会这么快走向规模化生产。而一旦进入规模化生产,企业就可以快速降低新技术的成本,走上良性发展的快速路。

  我们知道,我国光伏产业在短短十几年的内曾经历了过山车般的跌宕起伏。“尚德”事件、“双反”危机都令过去“两头在外”的产业濒临崩溃的边缘。但在2013年后,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光伏产业开始了新一轮的迅猛发展。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下,市场上价格战暗波汹涌,为了避免“劣币驱除良币”,为抢占份额而忽视技术进步转型升级,亟需出现一个引领行业发展的典范。由此“光伏”领跑者计划浮出水面。大同则由于各方面的匹配因素,力拔头筹获此发展良机。

  为了贯彻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构想,大同领跑者基地在规划初期就已经确立了“能源发展与生态恢复并举”的中心思想。据马安全介绍:“从土地属性来看,大同光伏‘领跑者’项目涉及的13个子项目所用土地均为灌木林地和宜林地;但从现状来看,这部分土地实际上是荒山,常年荒芜。所以我们在项目规划中,就提出‘林光一体’的发展模式,仅一期领跑者项目就可扩大造林面积2.3万亩,绿化覆盖率增加47.7%。”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这也是我国第一个大规模实施“光伏+林业”的模式,各个项目实行业主包干到底,要求中标企业不仅要建设好光伏电站,还要在光伏板之间种上适宜生长的林木。为此,大同市发改委科学论证、反复研究,在每排光伏板之间留出6米的间距,种植3排沙棘等灌木……

  在23日当天,在一排排整齐的组建上方,蓝天白云。据悉,2016年冬季,大同的很多市民一个共同习惯就是在微信上晒“蓝天”,去年全年大同空气质量二级以上优良天数达到314天,居山西之首。

    同样的,在“领跑者”的示范效应下,市场自发向着高效方向驱动无疑给正处于转型“焦虑期”的光伏企业一个正确的出口。对比大同“领跑者”实施前后,整个光伏行业的风向变了:拼产能、比大小不再是光伏人关注的焦点,而比技术、拼实力、练内功成了光伏企业新的着力点。

2018-09-26 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