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融合 “光伏+”加出绿色未来

发布时间:2017-5-23  来源:中国改革报第6版  记者:甘国治 李亮子

 

“第二届中国光伏+创新发展论坛暨领跑者基地经验交流会”以“跨界融合、绿色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国家相关部门、行业专家、光伏上下游企业、行业协会、检测机构、认证单位及相关主流媒体等500余人出席,与会嘉宾就探寻光伏行业发展本质、把脉行业发展规律、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与跨界融合等相关议题进行深度剖析和探讨交流。

 

初夏的一场细雨让大同多日的暑热缓解了不少,清凉的空气带着泥土的芬芳给人们带来新的希望。522日,由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山西省发改委作为政策指导,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作为技术指导,山西省大同市政府、中国改革报社《能源发展》周刊联合主办,北京国发智慧能源技术研究院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光伏+创新发展论坛暨领跑者基地经验交流会”在山西省大同市举行。

  本次会议以“跨界融合、绿色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国家相关部门、行业专家、光伏上下游企业、行业协会、检测机构、认证单位及相关主流媒体等500余人出席,与会嘉宾就探寻光伏行业发展本质、把脉行业发展规律、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与跨界融合等相关议题进行深度剖析和探讨交流。

大同基地的示范效应有目共睹

  会议现场,与会领导和嘉宾们为光伏行业未来的发展献计献策。“光伏+”的未来不是“1+1=2”这样简单,在全国首个光伏领跑者示范基地,人们看到的是在采煤沉陷区,“光伏+林业”的创新成果。在更多的“光伏+”的应用场景,会有更多让人们想象不到的无限可能。

中国改革报社总编辑高富源在致辞中表示,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已经从一个行业拓展到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光伏产业的异军突起到上游和下游相关产业的带动,从能源结构的优化到能源消费理念的转变,从生态环境的改善到经济社会转型的发端,甚至在“一带一路”“精准扶贫”等国家大政方针中也有所体现。

 

2101 

   “第二届中国光伏+创新发展论坛暨领跑者基地经验交流会”会议现场。   张小宝

 

  作为以先进技术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光伏领跑者基地已具雏形。大同新能源产业不仅改变了整个大同的能源产业结构,更把绿色环保的能源理念融入到大同社会的方方面面。通过光伏产业领跑者计划,引导整个光伏产业从同质化竞争的状态,朝着高效、科学、严谨、优质的方面转变,促进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

  大同作为光伏领跑者示范基地产生的示范效应有目共睹,大同项目取得的成功不仅仅是治理了当地的采煤沉陷区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带动了整个光伏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光伏示范基地的长足发展。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规划处副处长张晓东在开幕致辞中强调:“大同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已经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为传统能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提供了很好经验。以大同为代表的采取的‘光伏+领跑者’计划的推出为整个光伏行业引入竞争机制,促进成本降低做出了重要贡献。”

  正如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振国在主题发言所讲到的:“光伏领跑者计划的实施,是设立先进技术引导指标、促进光伏行业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通过领跑者计划实施,MWPHITPERC技术快速发展,光伏先进技术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同时技术的进步也驱动竞价上网,加速度电成本的下降,2015年大同领跑者计划是0.95/千瓦时,到领跑者二期电价的下降的幅度达到了52%,我非常有信心地认为光伏产业将来发展空间是不可限量的。”

  山西省发改委总经济师魏茹生在发言时指出:“大同领跑者项目提升了省内一批光伏电站发展的速度。同时山西省还在积极策划临汾、寿阳、朔州、忻州、长治、吕梁等一批光伏基地项目。山西太阳能资源禀赋良好,电网结构具备大规模接入、输出的并网条件,具备规范化条件和优势,根据山西省新能源‘十三五’发展规划,到2020年,山西省光伏发电装机将达到1200万千瓦以上,发展空间很大,前景十分广阔。”

今后光伏基地建设的路怎么走

  光伏产业在山西省发展盛况空前,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对能源革命潮流的成功把握。从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向新能源城市迈进,山西省很多地区经历的都是伤筋动骨的转型升级。魏茹生说:“山西省新能源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的飞速发展过程。截至2016年年底,全省新能源装机达到1068万千瓦,其中光伏装机由2011年的1.5万千瓦增加到297千瓦,增长200倍。”

  山西省新能源发展如此迅猛,与大同市作为全国第一个光伏领跑者示范基地有非常重要的关联。作为本次论坛的主办方之一,山西省大同市政府对于全国首个光伏领跑者项目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大同市副市长马安全在作主旨发言时说:“从大同光伏领跑者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开始,到2016630日前全部顺利并网发电,在当时光伏组件技术条件下,确属于领先地位。”

  “由于建设周期缩短,基地项目至少多创收14亿元左右;改善了生态环境,实施造林绿化面积近5万亩,极大地改善了基地区域采煤沉陷区地表生态环境;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光伏基地的建设,使大同市能源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制造企业的落户推动了大同市产业结构的调整;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基地后续服务项目为当地近千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同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马安全表示。

  “大同基地一期建设已圆满地划上句号,这只是基地建设创新的开始。今后光伏基地建设的路怎么走?我认为应该做到四个方面。第一,从“光伏+”上做文章。让光伏与更多的现代科技手段和现实需求跨界融合,融入更多的发展理念,赋予更多的实质内涵,达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第二,让光伏与专项改革相衔接。目前,全国各地正在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光伏企业要以技术进步促进成本下降,通过光伏智慧化手段,适应电力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新环境;第三,让光伏发展与清洁供暖相结合。清洁供暖是改善大气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扩大能源消纳的重要渠道,这种结合也可为光伏产业自身的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第四,通过不断创新,为基地建设注入活力。创新是永无止境的,创新可以为基地建设增添动力,创新可以为基地建设寻求发展空间。”

与会专家表示,大同市作为全国第一家光伏领跑者项目示范基地,发展至今确实有值得人们学习和借鉴的东西。无论是技术还是政策抑或是发展模式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在大同,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有更新的发展理念值得人们去学习和思考。

“光伏+”形式多样 有无限可能

  大同模式的成功得益于“光伏+林业”的创新模式的发扬,在未来光伏发展的领域,光伏可以加的东西很多。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院长郑声安对“光伏+”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他认为:“‘光伏+’通过多元化的应用,提高了光伏的综合利用效益。‘光伏+’的模式有很多,是多种能源综合利用结合。其中,光伏+水电、风电、火电,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风电在日内和季节间变化分布上的互补性以及水电、火电的调节能力,扩大风电、光伏消纳范围,对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有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光伏+电力体制改革,在部分高电价地区首先开展探索,能有效降低用户成本,推动电力市场化机制建设,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市场活力。光伏+互联网+大数据,则通过对接我国光伏建设需求和产业建设能力,优化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模式。总之,通过‘光伏+’的发展可以推动绿色能源比重的提升,提升节能减排效果,持续提高国际竞争力。如果在‘十三五’末,光伏能实现平价上网,‘光伏+’的综合效益还将得到更充分体现。”

  不仅如此,“光伏+大数据”以及“光伏+扶贫”也是最近比较热门的话题。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于施洋在发言时强调:“大数据和能源的结合将在政府决策、社会治理、产业规划等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搞‘光伏+大数据’,是要把能源大数据整个产业体系打造出来,需要从最前端的芯片、储存、云计算一直到分析及整个人力资源体系都考虑到周全。”

  此外,本次论坛还有来自特变电工西安科技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苏州中来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等诸多企业代表的精彩演讲。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为“光伏+”未来出谋划策。

此次论坛的举办,对推动和促成光伏产业及相关产业的跨界合作,加快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与会嘉宾在光伏领域的实践应用成果以及对“光伏+”的无限畅想,为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思想的火花,让“光伏+”的梦想尽快照进现实成为可能。

2018-09-26 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