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数据产业发展顾问居静: 践行基础资源开源普惠 赋能新基建本土化长期价值

8月19日,2022晋阳湖·数字经济发展峰会云冈数字新基建发展论坛在山西大同举行。同时,大同市人民政府正式聘任居静担任政府数据产业发展顾问。

会议期间,居静发表了题为《新型基建 产业大同》的主题演讲,并主持《关于“东数西算”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城市打造计划》高峰对话论坛以及云冈数字新基建发展高层级闭门会议,与大同市主要领导及国家产业指导部门系统阐述了双碳社会经济系统性变革的时代机遇下大同市发展数字新基建的核心方向:打造中国首座数字新基建行业垂直生态产业链城市,把大同建设成为华北数字经济高端装备之都;以透明公开的产业政策、持续稳定的优质基础资源和高质敏捷的本地供应链吸引所有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科技企业投资落户大同。

近年来,依托品类丰富的能源结构、坚强的电力组网配套、优越的气候条件、便利的区位交通、以及门类齐全的工业制造业发展体系等比较优势,特别是山西省六新产业扶持政策对于数据中心电价的支持,大同市的数字基础设施产业已完成从0到1的发展过程,但仍不足以完整支撑大同市实现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

居静建议,大同市应加快落地数字新基建产业链本地垂直整合,重点培育现代数字产业链体系,扶持领先企业将研发设计、一级开发、高端装备制造、运营培训中心等上下游企业运营实体化,人才、能力、财税本土化,将数据中心产业从属地资源输出型产业,升级为能够带动属地产业升级乘数效应的真正新动能。当然产业升级说易实难,这需要政策制定、产业参与、服务受众相关方的共同努力,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以及真拼实干的执行,去实现多方共赢。

目前从“输电力”到“输算力”是全球数字基础设施企业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迈出的第一步,但在一定程度上仍依赖基础资源的政策倾斜,美国北佛吉尼亚、欧洲的爱尔兰以及亚洲的新加坡都面临数据中心快速汇集带来的与地区产业升级的能耗矛盾亟需解决,政策转向又给投资运营企业带来了运营的不确定性。居静建议,未来大同市数据产业发展政策应是兼收并蓄和高质量发展并存;即透明开放的产业政策,积极争取全球领先的超大规模数字基础设施服务商落户大同,并且能够随着大同市优秀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而长期获益。同时政府也应明确提出期待运营企业对当地产业链发展做出长期贡献,以及发布实质性方案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扶持的依据。

众所周知,数字新基建的主体涵盖多个层面,追溯到最上游是基础资源配套设施:平价易得的土地、水、电力及网络管道等发展数字基建产城融合的“地基要素”。而由于数字经济科技主体发展速度快、需求增加量大,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投资难以满足数字新基建的增长速度。

居静认为,最上游“地基要素”是制约数字基建产业发展的核心瓶颈之一。区域产业整体规划设计、土地整理、公共配套建设等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并同时具备一定的外部性是毋庸置疑的;但要本地数字产业大发展,基础资源要素就不应当有过高的限制门槛和交易溢价。秦云基础始终秉持长期主义的产业理想信念,为所在区域不同产业主体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全流程综合解决方案将成为其核心企业价值和竞争力优势。

目前,BCI Group秦云基础在大同市县区域已完成租赁/持有土地约860公顷,土地区域的一级开发、配套市政和超大规模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已在快速交付过程中,高端装备制造配套项目将于三季度投产试运行、水资源循环处理厂稳步推进中——这些构成超级能源综合体的基础资源要素。秦云基础坚持践行开源普惠信念、承诺零溢价开放给产业合作伙伴,呼吁所有支持大同产业升级的参与者,共同赋能数字基建属地化长期价值,为大同市加快打造全产业链落地的城市绿色转型贡献力量。

2022-08-23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