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电子报目录

05版
08版
07版
06版

兼顾转型与安全 清洁能源发展步伐持续加快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详解能源安全保供绿色转型情况

 

 

7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和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李福龙、电力司司长何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介绍“加快建设能源强国 全力保障能源安全”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新华社记者 李 鑫 摄

 

□ 吴 昊

 

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共识的不断加强和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加快能源转型成为大势所趋。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同时,持续推动清洁能源发展,成为我国实现“双碳”的有力抓手。

7月27日,国新办就“加快建设能源强国 全力保障能源安全”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在会上指出,“从现在到2030年,我们预计,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按平均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持续增长,我们有能力也有信心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的目标。”

新能源成绩瞩目

“十四五”是碳达峰的攻坚期、窗口期,当前,我国正狠抓能源领域碳达峰方案的落地实施,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章建华指出,在全球能源供应紧张、欧洲多国重启煤电的形势下,我国非化石能源发展保持力度不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了0.7个百分点。他预计,到2025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将达到18%左右。

“当前,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普遍共识,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各国的一致行动,新能源也成为各国竞相角逐、争相投入的重点领域,是新一轮能源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主要战场。”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表示,今年上半年,海外光伏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实现了量价齐升,我国组件出口量达到78.6吉瓦,同比增长74.3%。

李创军指出,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论是装机规模、技术水平,还是产业链的能力都已经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光伏等新能源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他强调,2020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国际多个场合就碳达峰碳中和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我国新能源发展明确了新任务,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

在新能源发展成绩瞩目的同时,对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发挥有力支撑作用的新型储能的发展也在不断加快。“随着风电、光伏大范围接入以后,因为风电光伏不确定性,系统也会产生很多不确定性,此时新型储能在这个系统中就会发挥非常大的作用。”据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何洋介绍,从“十三五”以后,我国新型储能处在从研发示范到商业化发展初期的过渡阶段,新型储能的市场应用规模在稳步扩大,对能源转型的支撑作用在初步显现。

何洋表示,当前,新型储能的技术水平和装机规模稳步提升,到去年年底,全国新型储能的装机规模已超过400万千瓦;新型储能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也在不断拓展,包括“新能源加储能”“互联网+储能”“分布式智能电网+储能”等,多元化的应用场景不断涌现。此外,新型储能的政策体系和市场机制已经初步建立。

统筹发展与安全

随着能源革命的深入,统筹能源转型和安全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章建华指出,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一个长久的能源安全可靠供应,我国能源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在保证能源安全的前提条件下,持续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其中,风电、光伏为增长最快的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新增供应量中占较大的比重,但风电、光伏同时也具有波动性大、不能连续稳定出力的特点。

对此,章建华表示,要统筹好发展与安全。今后,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能源需求总量还将持续增长,所以在“双碳”目标的约束下,要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推动构建新型的电力系统,统筹好非化石能源特别是新能源与化石能源之间的互补和优化组合。他认为,能源消费总量中越来越多要来自于非化石能源,在能源可靠供应方面,化石能源要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

去年以来,我国提出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也有利于统筹转型和安全。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李福龙表示,能源活动碳排放主要是化石能源的燃烧和部分加工转换环节产生的。从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一方面,更加鲜明地突出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的政策导向,有利于鼓励和推动可再生能源更进一步地加快发展,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另一方面,有利于统筹发展和减排,有利于统筹能源安全和转型,今后可以更多依靠非化石能源的增长,来满足能源消费合理的增长。

“这个转变,使能源消费总量的弹性更大了,碳减排措施的精准性更强了。”李福龙强调,保持能源消费和供应的适度或足够弹性,对我国现阶段是非常重要的。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能源消费的人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能源消费在今后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还将保持刚性的增长,所以控制上、管理上、供应上要有一定的弹性。

在李福龙看来,能源供应保障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介绍,今年上半年,能源行业始终把保障能源安全、能源保供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妥善应对疫情影响和国际能源市场的变化,持续加大能源领域的有效投资力度,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多措并举增加能源供给能力,有力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

转型进程再加速

作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阶段,“十四五”时期,我国能源转型进程还在不断提速,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还在不断上升。李福龙指出,随着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水电等开发建设,预计“十四五”期间,在能源消费增量当中,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60%左右,转型发展力度将更大,进程会更快。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布局和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作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支撑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提高能源安全保供能力、扩投资稳增长的重要举措,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的建设,已成为我国“十四五”新能源发展的重中之重。

李创军表示,国家能源局一方面建立了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协调工作机制,对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风光电基地建设按周调度、按月监测,督促相关省份加快推动项目“能开尽开”;另一方面建立了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接网工程纳归审批的“绿色通道”,确保大基地项目“能并尽并”。同时,在不触碰生态红线、不占用耕地的前提下,会同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和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加快落实大基地项目用地、环评、金融等支持政策。

据李创军介绍,截至目前,第一批基地项目已经全面开工建设,第二批基地项目清单也已经印发,第二批项目还纳入了国务院印发的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当中,目前这些地区正在抓紧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推进项目的建设。他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调度监测,组织开展基地建设情况专项监管,确保第一批、第二批基地项目如期建成投产。”

此外,在新型储能方面,何洋表示,下一步将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推动新型储能的试点和示范;二是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新型储能成本的疏导机制,建立新型储能成本疏导机制可以推动新型储能的商业化应用和发展;三是指导各地做好新型储能的专项规划研究,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多元化发展储能;四是利用好新型储能的大数据平台,加强信息交流和经验分享,促进整个新型储能行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