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兵秣马新征程!第五届太阳能光热联盟理事代表大会圆满闭幕
“双碳”目标的提出,开启了太阳能热利用相关技术产业发展的新时代。按照《入盟协议书》规定,4月26日,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简称太阳能光热联盟)召开了第五届联盟理事代表大会并进行了新一届理事长和副理事长的换届选举。
部分参会代表截图
王志峰进行竞选发言
王志峰博士在竞聘中分享了由其主笔、涵盖数位院士以及业内顶尖学者对太阳能热利用子领域,国内外的技术发展的概述与梳理,明确我国科技研发的优势与差距,以便找到研究方向与发展路径。太阳能热利用作为多学科、多专业融合的交叉学科,在全面推动太阳能光热发电及采暖发展过程中,需集各方力量。太阳能光热联盟的宗旨就是促进技术与产业创新,在凝聚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联盟也将成为太阳能光热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不仅有利于产业要素集聚,降低企业成本,加快强链、延链、全链升级,更是汇聚高端资源,涵养甚至重塑产业生态的孵化器。新一届的领导集体将团结所有理事单位的力量,充分发挥好平台的作用,将是双碳目标下产业转型升级“下半场”的关键赛点之一。

作为行业的领军企业,首航高科是联盟“元老级”副理事长单位,仍将积极共享示范项目信息,把首航敦煌100MW光热发电示范项目打造成联盟内各理事单位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始终与联盟各理事单位携手砥砺前行。

中广核新能源刘路平副总经理带领技术团队,聚焦关键技术,深化科技创新活动,致力于在卡脖子技术核心材料装备等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开展一系列技术攻坚行动,不断优化运行策略,创造了我国首个50MW商业化光热电站连续安全稳定运行206天纪录。

浙江大学肖刚教授长期从事太阳能光热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面向国家能源战略和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编写了国内外第一本《太阳能》的教材,出版3年来已被40多所高校和企业作为授课教材和培训资料;他带领团队建立了国内高校兆瓦级太阳能塔式热发电试验平台,并与企业合作建立多座人才培养联合基地,协助建立国内首个“储能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和研究生培养方案。

作为中电工程西北院新能源工程公司总经理,能源及电力背景的工程师,赵晓辉博士认为,作为工程设计单位,结合目前双碳背景,其公司可为各级政府制定新能源及储能发展相关政策、规划提供技术服务,为太阳能热发电寻求合理的布局、市场;同时也可携手光热发电技术提供方,工程服务方等,助推光热发电产业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

第四任联盟副事长、内蒙院寇建玉总经理在竞聘中获得连任,她表示,内蒙院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太阳能光热联盟的各项工作,技术研究和项目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建共赢,为推动太阳能热发电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为一名在中科院电工所成长起来的新生代科研人员,雷东强博士在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及其关键部件技术研发与性能测试方面业绩显著,完成了槽式集热管从实验室技术到生产线技术的产学研转化。作为国家人社部和中科院人事局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高级研究班的公益活动负责人,为国内有100多家相关企业进行培训,提升了业界专业人员的业务能力。
此外,李新男秘书长再次对太阳能光热联盟民主选举理事长和副理事长的方式表示了极大肯定,并表示光热联盟在制度和组织创新方面走了一条新路,这种形式是我们社会组织内部实现民主化自律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不仅能够发挥各成员单位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反映了成员单位的共识和需求,增强了组织发展的责任机制。太阳能光热联盟在历次科技部试点联盟活跃度评价中,始终处于“高活跃度”第一方阵,这与联盟的民主选举机制是分不开的。
发言嘉宾(从左往右):徐建中、李新男、易跃春、宋涛
勿忘初心,薪火相传。未来三年里,太阳能光热联盟在新一届联盟领导集体的带领下,将紧抓“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重大机遇,继续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深度融合,不断强化太阳能热发电和太阳能供暖的科学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向广度开拓;守正创新,延展服务的领域与范围;向深度挖掘,精耕细作,推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探索,提升太阳能光热行业的质量与内涵。
来源: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