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电子报目录

05版
08版
07版
06版

冬奥场馆展现最美“绿色实践”

上图:夜幕下的国家体育场流光溢彩。 王征宇 摄

右上:2月14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资格赛在北京首钢滑雪大跳台举行。图为中国选手苏翊鸣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右下:2月4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花样滑冰团体赛双人滑短节目比赛在首都体育馆举行。图为中国选手隋文静(上)/韩聪在比赛中。 新华社记者 曹 灿 摄

 

开栏的话:只要有冰雪,就一定有奇迹。如果说1924年的夏蒙尼开启了冬奥会历史的创举,那么2022年的北京则向世界呈现着冬奥会低碳环保的绿色奇迹:奥运史上首次实现场馆绿色电力全覆盖,“冰丝带”首次采用碳排放趋近于零的制冰技术……

从圣莫里茨到都灵,从索契到平昌,再到古老深邃而又年轻俊朗的北京,一束“微火”温暖着不同肤色的你和我,传递着低碳环保的绿色奥运理念,展现着新发展理念的绿色实践;这束“微火”,实现了人类能源史上一次重要突破,有望加速推进中国能源转型之进程。

来吧,请跟随本报记者的脚步,去领略中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历史自觉,去体会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和环境治理的责任担当。

 

□ 本报记者 付朝欢

 

“冰丝带”“冰立方”“雪游龙”“雪如意”……一个个颇具诗意的词汇,已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场馆“约定俗成”的代号,诠释着中国的灿烂文化,尽显中国人的浪漫情怀。

北京,这个历史上首个“双奥之城”,在冬奥场馆的建设中可谓匠心独具。在12个竞赛场馆、7个非竞赛场馆中,有6个是2008年奥运会场馆再次利用,通过技术创新和空间改造,赋予了它们新的生命。对于有些特定冬奥项目必须新建的比赛场馆,北京更是“用心良苦”:在规划设计时就充分考虑了赛后利用问题,统筹规划、同步设计,有效降低成本。“中国智慧”与“绿色实践”蕴藏其间。

科技助力 场馆新典范

2月5日傍晚,建于1968年、我国第一座现代化体育场馆——首都体育馆气氛热烈。中国队夺得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冠军,在开幕后第一个比赛日即为代表团拿下首枚金牌。2月6日上午,花样滑冰团体赛紧跟着在这里开赛。

从短道速滑到花样滑冰,虽然都是冰上项目,但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对冰面的要求不同。短道速滑冰面温度为零下7℃到零下9℃,厚度为3.5厘米~4厘米,而花滑冰面为零下4℃到零下5℃,厚度为4厘米~5厘米。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场地转换?

这给场馆的设计者们出了一个难题,对冰面的处理是关键所在。经过多方探索研究,场馆冰面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为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两种场地模式的转换提供了技术保障——两种比赛的冰面转换能在2小时内完成。

记者了解到,该项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最环保的制冰技术,解决了传统冰面采用氟利昂等制冷剂耗电且不环保的问题,冰面质量更高,更有利于运动员滑出好成绩,同时降低了机组能耗。

在国家速滑馆、首体短道速滑训练馆、五棵松冰球训练馆等冰上场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均有应用,为大型体育赛事应对气候变化树立了典范。

与之呼应的是,诸多经典的“双奥”场馆都在绽放自己的荣光。

夜幕下蓝色的国家游泳中心,曾让迈克尔·菲尔普斯在泳池收获8金。在本届冬奥会上,冰壶比赛在这里举行,建设团队采用可转换的钢架支撑系统和可拆装的制冰系统,使“水立方”变成“冰立方”。

曾见证中国体操队辉煌的国家体育馆,是中国代表团获得金牌最多的场馆。如今,它又摇身一变成为了冬奥会冰球比赛的场馆“冰之帆”。

五棵松体育中心,则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篮球场馆华丽转身。早在2005年建造设计之初,五棵松体育馆就在场内地面下预埋了制冷系统。如今,6小时就能实现“篮冰”转换。

一幕幕精彩的转换,背后贯穿着节能环保、绿色发展的理念。

内外兼修 低碳可持续

有关研究显示:建筑碳排放约占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的20%左右。最大化利用2008年夏奥场馆和设施,可以从源头减少碳排放。同时,本届冬奥会的所有改造和新建场馆都达到绿色建筑标准。

晶莹剔透的曲面玻璃幕墙如同丝带飞舞,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越发显得灵动。这是北京冬奥会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项目用地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射箭场和曲棍球场。

“冰丝带”设计总负责人郑方告诉记者,场馆在设计理念、技术工艺、材料选取、施工技法等多个方面实现了创新和突破,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其中。幕墙由3360块曲面玻璃单元拼装而成,屋面采用全球体育馆中跨度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结构,大幅减少了钢材的使用。

这座场馆不仅有“超高颜值”,还有“最强大脑”——智慧集成和数字孪生平台,实时监测场地湿度、温度、风速以及观众席各区域人员数量,调控座椅送风系统和除湿系统,让冰面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这个智慧场馆“有感觉,会呼吸,有记忆,会思考”。

在延庆赛区,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是雪车、雪橇、钢架雪车项目比赛场地。这里共有16个角度、坡度不同的弯道,其独特的遮阳设计,使得整个场地俯瞰下去如一条蜿蜒盘踞在山脊之上、状若腾飞的游龙,被称作“雪游龙”。当走南闯北的德国老牌雪车教练利奥波德看到“雪游龙”时,赞叹说这是“超凡之作”“雪车运动中的终极水平”。

记者了解到,其“超凡”之处是,设计团队结合自然地形和光照,研发出一套独特的“地形气候保护系统”,能够有效保护赛道不受阳光、风雪的影响,保障运动员高水平发挥,同时大幅降低能耗。

在张家口赛区,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承担北京冬奥会跳台滑雪、北欧两项比赛,其设计灵感源于中国的传统吉祥饰物“如意”。中国建筑设计院设计人员介绍说,“雪如意”选址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减少了对山体土方的破坏。建设过程100%采用承插式、盘扣式支撑体系,节约用钢量约50%。

一个个美轮美奂的冬奥会赛场,更是低碳发展的绿色实践。

赛后利用 绿色向未来

驭雪而驰、跃向蓝天、翻转两周、转体1620……3秒钟后,稳稳落地。2月8日上午,中国选手谷爱凌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场上,拿出此前从未做出的超高难度动作,凭借近乎完美的发挥逆转夺冠。2日15日,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大跳台男子项目决赛在首钢滑雪大跳台进行。苏翊鸣继坡面障碍技巧摘银后,在大跳台项目中获得金牌。

作为北京冬奥会北京赛区唯一的雪上竞赛场馆,首钢滑雪大跳台是冬奥史上第一座与工业旧址结合再利用的竞赛场馆。14年前,借北京奥运会举办契机,始创于1919年的首钢集团从这里迁走,留下了工业遗存。而今,园区已停用的烟囱和冷却塔成为大跳台项目运动员腾空时的绝妙背景。

像大跳台这样的冬奥项目设施,看似更多服务于“超人”的体育训练,未来如何面向“常人”实现赛后可持续利用?

早在冬奥会开幕之前,这里已经成为京西“新地标”——当夜晚景观灯点亮的那一刻,大跳台的外形酷似灰姑娘的“水晶鞋”,成为市民和游客的“网红打卡地”。

不仅如此,场馆赛道在建设时就预留了出水口,大跳台不仅可以滑雪,未来还可以根据需求改造成滑水、滑草等更多项目。下方的体育广场和观众区,建设者还特别设置了“氛围照明”系统,可以举办演唱会等大型活动。

雪上场馆的赛后可持续利用,是举办冬奥会的城市都会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难题。延庆和张家口赛区的山区山地场馆是如何实现四季运营的?

北京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部长李森向记者介绍说,除了在冬季开展雪上项目体验和比赛,在场馆的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了春、夏、秋三季运营的问题,利用赛区的人文历史和自然生态优势,建立户外运动项目,比如健身跑、越野跑、山地自行车、登山攀岩等,并加快发展区域特色旅游休闲、山地度假、户外运动等产业。

据悉,室内冰场的赛后利用也各有巧思。不妨先看世界首座完成“水冰转换”的奥运场馆——国家游泳中心。赛后,这里将在游泳季和冰上季之间不断切换,春、夏、秋三个季节将成为“水立方”,用于水上运动;冬季则变身为“冰立方”,用于冰上运动。

再看新落成的“冰丝带”。郑方告诉记者,“除了现在的速度滑冰赛道外,这里还可以举办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等所有冰上项目,场馆也为赛后的商业演出、展览展示预留了前所未有的空间。”

“绿色”“低碳”“可持续”,注定成为2022北京冬奥会抹不去的亮色,而对于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力求实现冬奥会碳中和目标的追求将绘就奥运会历史上最美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