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并举光伏产业推动新业态发展创新
9月18日,在由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指导,云南省能源局、中国改革报《能源周刊》主办的以“生态重构互融共赢”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光伏+创新发展论坛”上,记者了解到,作为我国引领全球的少数重点产业之一,光伏产业已成为我国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样板。我国光伏产业已经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同时,光伏与多种业态融合形成的“光伏+”发展路径,已成为推动产业技术升级与模式创新的重要动力。
“双循环”迎接平价时代光伏产业成我国领先全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今年以来,我国光伏产业逆势增长。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勃华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上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中国光伏企业凭借着顽强的韧性,仍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
当前,我国光伏产业已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王勃华表示,中国光伏产业从最初的“两头在外”到政策支持下国内应用市场加速发展,再到国内市场高质量发展、海外市场遍地开花,已经历了“由外到内到双(循环)”的历程。他指出,中国光伏业一方面将继续拓展海外市场,强化国际化布局,另一方面,将全面迎接新基建带来的国内市场新机遇,保持和巩固制造优势。
与此同时,我国光伏行业全面实现平价上网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历经十余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光伏发电成本已下降超过90%,1度电成本1毛钱已不再遥远。”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产业分会会长魏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近年来,光伏发电技术快速提升,成本加速下降,发展模式逐渐呈现多样化,“光伏+”新业态不断涌现,光伏行业已经迎来平价时代的曙光。
对此,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隆基股份”)创始人、总裁李振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指出,光伏技术仍在继续进步,成本仍在继续降低,在未来2-3年时间内,在全球绝大部分地区,光伏将成为最经济的电力能源。
“加快推进光伏产业发展已成为全社会共识,开发利用太阳能,发展光伏产业,对调整能源结构、推进绿色制造、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易跃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未来,可再生能源多元化、高效率、低成本、融合化发展趋势明显,光伏发电效率将继续提高,有望成为我国上网电价最低的电源。光伏产业的优势正在进一步显现,光伏产业已经成为我国为数不多、可以同步参与国际竞争、并有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业态拓宽应用场景“光伏+大数据中心”发力新基建
当前,光伏与多种业态融合发展的“光伏+”正在快速涌现,不断拓宽光伏的应用场景。
对此,王勃华表示,随着我国新基建的发力,未来,光伏+5G、光伏+特高压、光伏+充电桩和光伏+大数据中心将成为光伏发展的重要机遇。其中,得益于新基建等推动,“光伏+5G”发展前景将逐渐凸显,2020年上半年,我国新建5G基站25.7万个,截至6月底,累计达41万个,随着5G时代到来,三大运营商年耗电量将达到2400亿度,将为5G在光伏设备通讯方面的大规模应用创造发展机遇。
光伏制氢破解氢储能发展瓶颈
随着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占比的不断提升,面对光伏发电的波动性等先天困境,光伏与储能、氢能的融合将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李振国向记者表示,随着光伏成本的逐步下降、光伏产业的不断发展,加之储能技术的逐渐成熟,“光伏+储能”将为大规模实现100%清洁能源奠定基础,光伏也将承担起修复地球生态的责任。
“面对光伏发电的先天困境,作为一种二次能源的氢,提供了一种破局的路径。”魏锁表示,通过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制氢,不仅可以有效解决消纳问题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瓶颈,同时也将为氢的制备提供充足的能量来源。据他介绍,目前,光伏发电技术和制氢技术都已较为成熟,随着光伏发电成本的持续下降,氢能产业发展逐渐步入快车道,光伏制氢的竞争力也将逐渐增强,太阳能光伏制氢未来将大有可为。
“储能系统被公认为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的有效途径,融合储能是解决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关键手段,而采用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制氢,也将进一步提升消纳能力。”王勃华表示,“十四五”时期,光伏+正在带来新的机遇。未来,在多应用场景下,推动光伏等多种能源协同发展将成趋势。其中,储能规模化应用、光伏制氢的成熟,将促进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向更大规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