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协会刘译阳:智能制造是平价上网的必由之路

11月26日,“第五届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论坛”在京召开,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长刘译阳在主题演讲中表示,智能制造成为光伏企业强化对抗外部冲击变化的能力、加强全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光伏制造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迈向全球行业价值链的中高端。”刘译阳表示,作为全球第一大光伏装机市场,今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预计在30GW左右,从“光伏大国”迈向“光伏强国”的过程中,智能制造是平价上网的必由之路。

“在降低成本方面,除了技术进步因素之外,制造、运营、管理等环节的成本控制仍有很大空间,这也是企业挖掘盈利潜力、保持竞争力的重要领域,而智能化则是帮助实现成本节约、质效提升的关键手段。”刘译阳表示。

刘译阳认为,国内智能光伏制造升级性价比较高,平均价格只有国外的60%~70%。当前,GW级以上的大型光伏企业基本都引入了不同层级的智能装备,智能制造已替代产能扩张成为多数光伏企业新的工作重点。

刘译阳介绍说,智能制造将大幅降低光伏企业的库存、人力、管理与损耗成本。智能化能实现信息流全部畅通,打通研、产、供、销整个链条,进行智能分析和控制,由“库存生产”转向“按单生产”,可有效缩短库存周期,大幅提升产业的利润水平。自动化设备能够部分取代人工操作,实现“机器换人”,而智能化则可以让设备互联,实现在线工艺的自动控制和设备之间的信息通讯,进一步降低人工干预程度。

“管理上传统方式提质增效空间不大。云计算、大数据等人工智能方式,可实现A品率模型数字化,生产A品率的实际测试值提升了7%,同时每一批测试结果都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对于GW级的企业来说,一个百分点的A品率提升可带来至少数百万元的利润。”刘译阳分析说。

面对平价上网压力,智能光伏需求也在不断扩大。近年来,市场新组件封装技术层出不穷,包括MBB技术、半片技术、叠瓦技术、双面发电技术、大硅片技术等。这些技术都不断提升太阳能组件的功率密度,比如MBB技术可以提升5W~10W的组件功率,叠瓦技术最大可以提升20W的功率,目前常规60片组件最大可做到370W,而在2015年,主流功率档仅仅在250W。

刘译阳表示,智能化创新不仅是制造端的创新,在应用端上也有更多的创新挖掘点。例如,跟踪支架+双面组件最高可提升30%发电量,智能运维能够抓取电站所有设备的运维数据,并进行远程监控,而且发电系统可与所有用电系统进行联接,了解到各用电系统的各时段用电量,合理调配用电,增加用电的整体平衡性。

来源:中国改革报《能源发展》周刊

2019-12-02 17:48